[实用新型]高硬度牵伸辊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9729.5 | 申请日: | 200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56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锋;郑晓广;段文亮;李新;吕文娟;杨朝勇;卢昆;田迎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70 | 分类号: | D01H5/7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6700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度 牵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丝工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硬度、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的牵伸辊。
背景技术
牵伸辊主要用于纺丝领域,安装于牵伸装置上,目前在纺丝领域使用的牵伸辊表面镀层多为硬铬,其硬度为HV800~1100,使用硬铬层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主要表现在高倍牵伸纺丝时该镀层表面硬度低、耐磨差,使用寿命短,不利于长期稳定生产,在常规纺丝时大概使用1-1.5年便出现严重磨损,需更换新的辊子表面,从而产生新辊与表面已损的辊子粗细搭配不均匀,造成产品质量均匀性差,特别是纺制高强工业丝时上述现象尤为突出。同时在成纤过程中使用的油剂在高温下易碳化,极易与镀硬铬层辊子表面粘结,造成毛丝、断丝,产品收率低。
镀硬铬牵伸辊表面严重磨损时需要进行电镀修复或更换,但是电镀行业是高污染和高耗能的行业,会对环境带来污染,不符合国家鼓励发展节能、绿色环保新技术的创新政策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硬度、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的牵伸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硬度牵伸辊,包括导丝盘,导丝盘表面镀有硬铬涂层,在硬铬涂层外涂镀有耐磨损的氮化铬膜层。
所述氮化铬膜层的厚度小于10μm。
所述氮化铬膜层表面的粗糙度为1.0~4.0μm。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高硬度牵伸辊,在表面镀硬铬导丝盘外涂镀耐磨损的氮化铬膜层,该氮化铬膜层的厚度小于10μm,氮化铬膜层表面的粗糙度为1.0~4.0μm,可使导丝盘的硬度达到HV1800以上,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在300~450℃之间没有变化),与纤维有良好的低摩擦相容性,同时耐磨损膜层的附着力强,化学稳定性好。该种涂镀耐磨损氮化铬膜层的牵伸辊至少可连续正常使用五年,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了牵伸辊修复或者更换时造成的卷绕张力差异大的缺陷,提高了纺丝的质量一致性,也避免了牵伸辊频繁电镀修复带来的污染,同时控制合适的粗糙度,使丝收率得到提高,而且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更适合高强工力业丝的牵伸,为实现普通工业丝向高强力工业丝的升级换代提供了设备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的高硬度牵伸辊,包括导丝盘1,导丝盘1表面外镀有硬铬涂层2,在硬铬涂层2外涂镀耐磨损的氮化铬膜层3,氮化铬膜层3的厚度为3.8μm,氮化铬膜层3表面的粗糙度为3.6μm。
采用纳米微探针的方法测量该氮化铬镀膜层牵伸辊的表面硬度达到HV1800,结果表明其硬度比原镀硬铬层提高了1倍多。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氮化铬膜层3的厚度为10μm,氮化铬膜层3表面的粗糙度为1.0μm。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氮化铬膜层3的厚度为5μm,氮化铬膜层3表面的粗糙度为4.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9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实股钢丝绳成型器
- 下一篇:多晶硅氢还原炉电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