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盖挖逆作结构中间柱隆沉自动化远程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49771.7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00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强;焦莹;李明;鲍立楠;皱明波;杨久坤;李治国;刘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55 | 分类号: | E02D29/055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09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挖逆作 结构 中间 柱隆沉 自动化 远程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施工监测技术,主要隆提出一种盖挖逆作结构中间柱隆沉自动化远程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盖挖逆作法是基坑开挖的一种施工方法,与传统的明挖法相比施工顺序正好相反,施作完围护结构及中间桩柱后,从顶板往下进行主体结构的施作,在顶板施作完成后进行下方土体开挖时,能够保证顶板上地面环境不受施工干扰。盖挖逆作结构的支撑系统除了围护结构外还包括横向、竖向支撑体系,横向即为结构层板,而竖向支撑体系主要依靠中间桩柱的支承力。施工期间土方开挖对竖向支撑的影响不仅影响到施工安全,还会危及主体结构安全与稳定,因此,施工中必须对中间柱的隆沉进行严密地监测,且要求须有较高的测量精度,监测指标主要是中间柱的沉降值与相邻桩柱的沉降差。
在国内以往的盖挖逆作法施工中,对于中间桩柱沉降的测试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水准仪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受施工干扰及人为因素影响大,测量误差较大,观测频率仅能达到一天数次,观测数据不连续,工程实践表明,采用传统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很难获取完整连续的监测数据,且监测数据也较难达到中间桩柱隆沉指标要求的精度,从而使得较高的监测标准与相对较低的监测精度之间出现矛盾,监测信息无法进一步地反馈和优化设计。
因此,针对盖挖逆作法地下工程,尤其是结构跨度及基坑深度都较大的工程,必须对测量精度高、数据连续性强、监测自动化程度高的监测技术及其配套技术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盖挖逆作结构中间柱隆沉自动化远程监测装置,使其可以实时精确监测盖挖逆作施工的中间柱沉量和沉降差,还可通过自动化系统远程获取监测结果,从而达到保证结构与施工安全的目的。
为完成本发明的任务,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在需监测的中间柱顶端安设支架并在支架上设置沉降测试仪器、将多个中间柱上安装的沉降测试仪器通过导线、专用水管连接组成平面监测网络;装置中具有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工作时,测量仪器测得的中间桩柱隆沉数据通过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经传输系统传至数据处理系统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可对所采集的数据自动生成数据表,并可根据需要绘制隆沉断面曲线、时效曲线等,可达到24小时不间断测试,能真正做到开挖过程中对中间桩柱实时连续监测,保证结构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间柱,2、顶板,3、仪器专用支架,4、沉降测试仪器,5、连接线,6、数据采集系统DAU箱,7、开挖线,8、数据传输系统(有线或无线),9、发射装置,10、接收装置,11、数据处理系统(控制中心终端),12、工作基点,13、光学水准高程,14、地连墙,15、层板,16、基坑底,17、中间桩。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中,在需监测的中间柱1顶端靠近顶板2处安设支架3并使其固定于中间柱1上,在支架3上安装沉降测试仪器4,多个测试仪器4之间通过导线、专用水管相互连通,专用水管及导线固定于连接线5上,并通过调试使各沉降测试仪器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共同组成为监测网络。其中,中间桩为中间柱的基础,位于基坑底面以下;沉降测试仪器4为施工中常用的测试仪器,其是通过连通器原理工作的高精度沉降测试仪器,工作时各仪器间需用充满水的水管相互连通,为保证水管及仪器导线在空中悬挂不受破坏,相邻中间柱间通过连接线5将水管及导线固定其上,连接线5为钢线;所有沉降测试仪器导线汇总后接入数据采集系统DAU箱6,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监测数据,经数据传输系统8(含发射装置9、接收装置10)传输至控制中心,进入控制终端电脑数据处理系统11,输出监测结果及相关图表,从而完成数据采集、传输及处理的远程自动化监测。数据采集系统DAU箱6、数据传输系统8(含发射装置9、接收装置10)、数据处理系统11均采用现有技术,对其不作过多说明。施工测试中一般将靠近结构边界处的仪器设为工作基点12,通过水准测量与外界工程水准基点联测得到其光学水准高程13,将监测数据修正后纳入统一高程系统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9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舷外机起翘状态旋转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三槽并沟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