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噪冲击钻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0234.4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48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民;张志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 |
主分类号: | B25D17/11 | 分类号: | B25D17/11;B25D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04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钻,具体涉及一种降噪冲击钻。
背景技术
噪声是城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超过70分贝容易造成人体听力障碍和高血压。但是为了城市建设,经常要开挖马路、打碎混凝土墙体等。这个时候就要常常用到大功率的风镐或冲击钻。在水泥、柏油路面上、在推倒的大块的混凝土墙上打洞或碎裂,发出震耳的巨响。甚至人们连面对面也难以听到对方讲话。严重污染了城市的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降噪冲击钻,以解决冲击钻在使用时发出巨大声响污染城市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降噪冲击钻,包括冲击钻主体,所述的冲击钻主体包括手柄部、电机部和重锤,在所述电机部的下方设置有一可调节高度的隔音圈,所述的隔音圈为倒置的碗状;开口向下,由上至下逐渐扩大。
所述的隔音圈为软玻璃。
这种冲击钻,其原理同高架上的隔音屏风一样,通过对噪音源的阻隔,有效降低噪音的扩散。
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而成的降噪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隔音效果良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冲击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冲击钻主体2、隔音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如图1所示的一种降噪冲击钻,包括冲击钻主体1,所述的冲击钻主体1包括手柄部、电机部和重锤,在所述电机部的下方设置有一可调节高度的隔音圈2,所述的隔音圈2为倒置的碗状;开口向下,由上至下逐渐扩大。
使用中,调节隔音圈2的高度,使之适合需要冲击的对象,然后启动风镐。冲击钻的重锤在撞击物体上的噪音经过隔音圈2的阻隔,对旁边行人及附近住户的影响大大地降低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未经上海市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0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