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除湿矩形填料塔排管式布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0512.6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01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瑾;柳建华;张良;李村男;张广丽;陈军;刘金松;安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宁芝华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除湿 矩形 填料 塔排管式布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除湿矩形填料塔排管式布液器。
背景技术
塔内均匀的液体分布是填料塔良好操作的必要条件之一。即使性能良好的填料,也会因为液体的不良分布而引起填料有效湿润面积减少以及沟流和壁流的产生,导致传热与传质效率的下降。在填料塔的操作中,液体的初始分布对填料塔性能的影响最大。在小型塔中,初始分布不均可以通过填料的自分布性能得到校正,但达到填料特征分布所需的过渡填料高度则随着初始分布不均匀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大型填料塔中,初始分布不均则很难通过填料的自分布性能得到校正,所以填料塔越大,初始分布要求越高。液体分布器是最重要的塔内件,因此从分布器的选型、设计到制造安装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液体初始分布不均往往是由于分布器、压紧装置的设计、制造或安装不当造成的。目前传统的排管式液体分布器结构设计存在以下缺点:(1)如果液体分配管底部不开孔,则存在死液区;如果液体分配管底部开孔,则液体分配管底部的布液孔与布液管底部的布液孔存在位差(D1-D2/2,其中D1:液体分配管管径,D2:布液管管径),因此对液体初始分布质量和传质效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2)由于液体分配管底部与布液管底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每根布液管与液体分配管间有两个连接面,因此在制造上要保证数排布液管都在同一水平面是不容易的;同时分布器制作完毕,进行流体力学试验,检验加工精度必须配备专用的试验工作台;(3)在现场安装过程中,水平度的调整也比较困难;(4)有些布液器采用喷嘴布液,容易产生雾化,而且要求的压力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体除湿矩形填料塔排管式布液器,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传统排管式液体分布器存在的液体分配管底部与布液管底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对液体初始分布质量和传质效率的不良影响;在制造上要保证数排布液管都在同一水平面亦很难做到;检验加工精度必须配备专用的试验工作台;在现场安装过程中,水平度的调整也比较困难;布液器采用喷嘴容易产生雾化,要求压力较高等弊端。为了减少由于液体不良分布所引起的放大效应,充分发挥填料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在填料塔中安装排管式布液器,把液体均匀地分布于填料层顶部。排管式布液器由开孔管制成,不但结构简单,供气体流过的自由截面大,而且布液阻力小,压力要求低且稳定。
一种液体除湿矩形填料塔排管式布液器,由液体分配管和布液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液体分配管和布液管位于同一水平面,液体分配管的两侧并联两排或两排以上的布液管,这些布液管与液体分配管垂直连接;与布液管连接的液体分配管底部开有液体喷淋孔,各布液管的底部均匀开有喷淋孔;布液器气流通道面积必须达到塔截面的65%以上。
所述的布液管底部的小孔采用正方形排列。
布液管上喷淋小孔密度不小于300个/m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所有的布液孔都开在布液管底部,避免液体分配管中死液区的存在和液体分配管底部的布液孔与布液管底部的布液孔间的位差(D1-D2/2,其中D1:液体分配管管径,D2:布液管管径),改善液体初始分布质量,提高传质效率;(2)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布液管底部作为整个排管式液体分布器的标准基础平面,每根布液管与液体分配管的连接面由原来的两个改为一个,减少制造误差,增加平面度与水平度的可检验性与可调性,提高液体分布器的制造安装质量;(3)可以低液位正常操作,提高操作弹性;(4)将喷嘴改为布液管孔避免液体雾化,减小喷淋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为液体分配管,2.为布液管,3.为喷淋孔,4.为液体分配管进口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液体除湿矩形填料塔排管式布液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液体分配管1和布液管2组成,液体分配管和布液管位于同一水平面,液体分配管的进口处4与溶液输送管道连接,液体分配管的两侧并联两排或两排以上的布液管2,这些布液管与液体分配管垂直连接;与布液管连接的液体分配管底部开有液体喷淋孔,各布液管的底部均匀开有喷淋孔3。布液管上喷淋小孔密度不小于300个/m2。布液管底部的小孔采用正方形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0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干扰核酸杂交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液体处理组合剂量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