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空间定位器的多点测温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0956.X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37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白景峰;陈亚珠;陈树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G01K7/02;G01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空间 定位器 多点 测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多点测温针,特别是一种具有空间定位器的多点测温针。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测量物体内部深层温度的测温传感器,大多是使用热电偶测温针。在测量时,直接将测温针插入被测物体内,但是这样的方法无法很好的反映物体内部具体位置的温度变化,测温点的空间分辩力差。针对HIFU、射频、微波等肿瘤热疗设备及其他生物传热实验,靶区温度的空间分辩力要求非常高。这就需要设计出一种既可以很好的测量到靶区温度值,又能够反映靶区测温点空间位置的装置。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在多点测温针(中国专利CN 2765275Y)实用新型专利中,在同一测温针中置入多个测温热电偶,解决了单根测温针多点测温的技术难题,但尚未有实现三维空间多点测温的定位装置。
临床上非常需要有一种具有空间定位器的多点测温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空间定位器的多点测温针,实现空间多点的温度测量,能精确获得测温点的空间位置,可实时测量深层生物组织的温度和三维坐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穿刺针、固定支架、空间定位器。
所述空间定位器是一个光电T型手柄,该光电T型手柄是一个中空的T型手柄,其上设有三个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即:上方横杆两端各有一个近红外发光二极管,竖杆末端也有一个近红外发光二极管;
所述穿刺针内设有三个热电偶,这三个热电偶从穿刺针的前端开始,依次等间距地排列在穿刺针内,光电手柄上三个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穿刺针的三个热电偶之间的空间位置相对固定;
所述固定支架是一个双层夹板,上面依次等间距地排列孔槽,穿刺针垂直夹板插入孔槽,并固定于夹板上。
所述固定支架,其孔槽是贯穿于双层夹板上均匀分布的孔,每个孔中埋入一个外径等于孔的直径,内径等于穿刺针针体直径的橡皮套。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用两个带有滤波片的摄像机同时摄取光电手柄三个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利用双目视觉立体视差法,计算机确定三个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在空间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并根据已知光电手柄上三个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穿刺针内的三个热电偶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从而计算出热电偶在空间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性能价格比的多点测温针,可实时测量深层生物组织的温度和三维坐标,作为微创的测温方法,为HIFU、射频、微波等肿瘤热疗设备以及其他生物传热实验提供直接的便捷的测温手段,可用于肿瘤物理治疗系统的测温针引导及空间定位,也可以用于其他需要空间定位测温的场合,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侧视图;
其中:1为固定支架,2为橡皮套,3为固定螺钉,4为穿刺针,5为第一热电偶,6为第二热电偶,7为第三热电偶,8为T型手柄,9为T型手柄纵轴下方的远红外发光二极管,10为T型手柄横轴右端的远红外发光二极管,11为T型手柄横轴左端的远红外发光二极管,12为连接电缆,13电缆接头。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支架俯视图;
其中:14为加热器具入口,15为孔槽,16为固定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固定支架1,橡皮套2,穿刺针4,T型手柄8。
T型手柄8上设有三个远红外发光二极管,分别为:T型手柄纵轴下方的远红外发光二极管9,T型手柄横轴右端的远红外发光二极管10,T型手柄横轴左端的远红外发光二极管11,三者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穿刺针4内设有三个热电偶,分别为第一热电偶5,第二热电偶6,第三热电偶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09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