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绳粽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0973.3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3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戴俊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俊松 |
主分类号: | A23L1/164 | 分类号: | A23L1/164;A23P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习群 |
地址: | 215300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粽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粽子,无需用绳子固定,而是依靠粽子外层 的粽叶固定。
背景技术
目前的粽子都是采用这样的结构,即用粽叶将糯米等食物完全包 裹以后,然后用粗线或细绳缠绕固定,这样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工序繁杂,除了要用粽叶包裹外,还要用绳子固定,不方便制作; 二、不方便食用,具体体现为,食用时需要解开粗线或细绳,一般需 要借助小刀才能顺利解开,对于妇女小孩等体力较小的人群而言更加 不方便。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粽子,克服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的粽子用绳子捆绑 所带来的不便,提供一种无需绳子捆绑的粽子,食用更加方便。
一种无绳粽子,包括一粽子体,所述的粽子体为四角锥体,四角 锥体的顶面为矩形,自顶面向下形成立体锥体,一粽叶自四角锥体的 锥尖依次绕过右侧面、顶面和左侧面,并环绕锥尖端一圈后,从正面 穿过粽子体,在背面穿出,依靠粽叶的摩擦力自行固结。粽叶环绕锥 角端的作用是将粽叶的起始端裹紧。
所述的粽子体包括粽叶和粽芯,粽芯被包在粽叶内,粽叶与粽芯 未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变换结构,一种无绳粽子,包括一粽子 体,所述的粽子体为四角锥体,四角锥体的顶面为矩形,自顶面向下 形成立体锥体,粽叶自四角锥体的锥尖依次绕过右侧面、顶面和左侧 面,并环绕锥角端一圈后,绕过正面、顶面和背面,从背面穿过粽子 体,在正面穿出,依靠粽叶的摩擦力自行固结。粽叶环绕锥角端的作 用是将粽叶的起始端裹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制作材料单一,只需要使用粽叶包裹, 依靠粽叶尾端穿过粽子体固定粽子,比普通的粽子节省了粗线或者细 绳;二、方便食用,由于没有绳子捆绑,食用时可以徒手轻松解开绳 子,方便人们尤其是妇女儿童食用。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标记说明
1——粽子体 2——顶面
3——粽叶 4——左侧面
5——背面 6——右侧面
7——正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一种无绳粽子,包括一粽子体1,所述的粽子体1为四角锥体, 四角锥体的顶面2为矩形,自顶面2向下形成立体锥体,粽叶3自四 角锥体的锥尖依次绕过右侧面6、顶面2和左侧面4,并环绕锥角端 一圈后,从正面7穿过粽子体1,在背面5穿出,依靠粽叶3的摩擦 力自行固结。粽叶3环绕粽子体1的锥尖端的作用是将粽叶3的起始 端裹紧。
所述的粽子体1包括粽叶和粽芯,粽芯被包在粽叶内,粽叶与粽 芯未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变换结构,如图1、图2、图3和图4 所示,
一种无绳粽子,包括一粽子体1,所述的粽子体1为四角锥体, 四角锥体的顶面2为矩形,自顶面2向下形成立体锥体,粽叶3自四 角锥体的锥尖依次绕过右侧面6、顶面2和左侧面4,并环绕锥尖端 一圈后,绕过背面5、顶面2和正面7,从正面7穿过粽子体1,在 背面5穿出,依靠粽叶3的摩擦力自行固结。
为了粽叶3将粽叶3的起始端裹得更紧,也可以环绕多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俊松,未经戴俊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09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帽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式宠物狗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