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浓缩污泥絮凝调理槽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1096.1 | 申请日: | 200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82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马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巴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201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浓缩 污泥 絮凝 调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领域对污泥进行处理的装置,具体是一种对污泥进行絮凝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保领域,一般污泥的处理需要经过在调理槽中絮凝,再把絮凝过的污水经转轴浓缩机的压缩过滤等后续工序把固态的污染物从液体里逐步分离出来,最后固态物质经压榨后变成固态而成功实现污水的处理改成。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先把污水通过动力系统抽到调理槽中,调理槽根据加入液体的多少而对应加入相应的化学药物对其进行絮凝,过去一般的调理槽就是个大的箱体,污水进入调理槽后,直接经其下面的孔流出调理槽,这样污水可能不会被有效的絮凝,同时在加水过程中,若加水处理不协调,出现调理槽中的过高的水位,产生过高的水压对后续工序也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使污泥和絮凝剂充分混合,提高絮凝剂的利用率,降低污泥压滤的处理成本;并防止污泥量大时出现溢流问题的离心浓缩污泥絮凝调理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浓缩污泥絮凝调理槽,其包括槽体,在所述槽体上开有出泥口,在所述槽体内的四周设置有聚流板,以所述聚流板为边围成内槽,所述内槽的高度低于槽体的高度,所述内槽上开有与进料管连通的进料口。
所述离心浓缩污泥絮凝调理槽,在所述聚流板和槽体之间的腔体内设有分流板。
所述离心浓缩污泥絮凝调理槽,所述分流板为自中心向两侧下倾的斜板。
所述离心浓缩污泥絮凝调理槽,在所述内槽的转角处设有斜板。
所述离心浓缩污泥絮凝调理槽,所述出泥口为两个,并列设置在槽体的一侧。
所述离心浓缩污泥絮凝调理槽,在所述内槽和槽体上分别设有排空口。
所述离心浓缩污泥絮凝调理槽,所述进料管的入口端分别进泥管和进药管连通。
所述离心浓缩污泥絮凝调理槽,所述槽体为方形体,所述出泥口设置在槽体的一个侧面上,在该侧面与所述聚流板之间设置有分流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槽体内的四周设置聚流板,在聚流板的内侧形成内槽,在聚流板和槽体之间形成一空腔,通过进料口污泥和药液同时进入内槽,经过搅拌桨的搅拌,确保污泥和药液充分反应,污泥与药液由内槽的底部经过搅拌提升漫过聚流板进入聚流板和槽体之间的空腔,从而在该空腔内进行二次絮凝,最后经出泥口排出,使混合更加均匀,效果更好。此外,在内槽的转角处设置有挡板,避免死角,使混合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浓缩污泥絮凝调理槽,其包括四方体槽体1,在槽体1内的四周设置有聚流板2,以聚流板2为边围成内槽3,在聚流板2和槽体1之间形成空腔4,在内槽3上开有与进料管5连通的进料口,进料管5的入口端分别进泥管和进药管连通。在槽体1的一个面上开有两个出泥口6。聚流板2的上部设有溢流口7。在设有出泥口6侧的腔体4内设有分流板8,分流板8为从溢流口7的中心向两侧下倾的斜板。在内槽3的四个转角处分别设有斜板10。在内槽3和槽体1上分别设有排空口11。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污泥和药液从进料管5经过混合进入内槽3,依靠电机12带动搅拌桨13进行混合搅拌,自下向上搅拌均匀的污泥从聚流板2上的溢流口7进入空腔4内。聚流板2的设计保证溢出的处理好的污泥浓度相同。分流板8的设计保证调理好的污泥在流至出泥口时有一个缓冲的过程,避免了污泥聚中结块。经过内腔二次絮凝处理,最后污泥从出泥口6排出。内槽3转角处斜板10的设计避免在搅拌过程中,在四周形成死角。而内槽3和槽体1上拍空口11用于清洗排空。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巴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巴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1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