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负式光缆收放装置用线盘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1365.4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26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盛广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徐 钫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负 光缆 装置 用线盘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通讯领域中涉及一种在野外环境条件下用于紧急敷设和收卷光缆的背负式光缆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本申请人曾在九五期间,发明了一种传统的光缆收放线装置(参见图1)。该收放线装置具有可折叠、支放成三角形后可车载、伸展成一字形后可由两人抬移或推拉等一系列功能,并配备有放线制动机构和收绕排线机构。但由于该收放线装置的极限负荷高达55kg,因而严重影响野战光缆收放的机动性能。
本申请人又在2007年,发明了一种背负式光缆收放装置(参见图2)。其由一个带轴式收放线盘A、一付具有线盘支承机构和背负机构的线盘支架C及一个收线把手B组成。由于重量轻,背负机构的结构合理,因而该装置由单人背负后,在区域电子综合通信系统等场合,为机动灵活地反复布放大长度光缆创造了必要条件。
布缆时,可卸除其收线把手B后将该装置以双肩背负,边前行边放线;收卷光缆时,则将安装了收线把手B的该装置移至胸腹之前,面对欲收卷的光缆,边前行边摇动收线把手,将光缆收卷到线盘上。收线把手可在线盘轴的左侧或右侧任意安装。
然而,当线盘满载时,上述(图2)这种背负式光缆收放装置的极限负荷也将达到20kg;因而由单人长途背负该收放装置时,仍然感觉不很方便。而且,其线盘支架C上的背负机构,与人体腹背间的贴合性不够好,从而影响舒适度,增加负重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更能适合单人背负的背负式光缆收放装置用线盘支架,从而使背负式光缆收放装置的重量更轻,性能更好,使用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背负式光缆收放装置用线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支架主要由左侧支臂31、右侧支臂36和主背负架33组成;所述左侧支臂31、右侧支臂36对称设置在主背负架33的两侧,构成“U”字形状,用于安装线盘支承机构;所述主背负架33的后架面37,为能与人体曲面相贴合的弧形背负面;所述主背负架33的上、下架面上,均各设置有二个背带座35;所述左侧支臂31、右侧支臂36及主背负架33上,共设有用于减重的若干个多边形孔结构32。
所述弧形背负面37上,用尼龙搭扣粘贴了人造革海绵垫34;所述人造革海绵垫由人造革包裹海绵垫缝制而成;所述尼龙搭扣由雌、雄两片扣搭而成;所述雌片或雄片搭扣胶结于主背负架33的弧形背负面37上,而相对应的雄片或雌片搭扣则缝合于包裹海绵垫的人造革套的相应位置。
所述背带座35,通过螺钉连接于主背负架33的上、下架面上,设置在主背负架33下架面上的两个背带座35之间的间距,大于设置在主背负架33上架面上的两个背带座35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线盘支架的结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人体对其背负的性能要求,从而使背负收放光缆过程更方便、更省力,使背负式光缆收放装置进行光缆布放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传统的光缆收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的一种背负式光缆收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背负式光缆收放装置的外观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背负式光缆收放装置是由一个带轴式收放线盘1、一个收线把手2以及一付具有线盘支承机构的线盘支架3所组成。
参见图4、图5,线盘支架3是一个由左侧支臂31、右侧支臂36以及主背负架33构成的呈“U”字形状的铝合金件。在左侧支臂31和右侧支臂36的顶面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线盘支承机构的安装螺孔;通过螺钉将二个线盘支承机构分别安装在每个支臂上;收放线盘1则通过线盘支承机构安装在线盘支架3上;为了减重,在铝合金线盘支架3上设计了五处多边形孔结构32。为便于与人体曲面更好贴合,把主背负架33的后架面37设计为一个带弧形的背负面;在后架面37上用尼龙搭扣搭接了人造革海绵垫34;尼龙搭扣的雌片或雄片以胶粘剂胶接于后架面37上;尼龙搭扣的雄片或雌片则缝制于包裹海绵垫的人造革套的相宜位置上。四个背带座35分别用螺钉连接于主背负架33的上、下架面上;位于上架面的二个背带座35,其间距较小;而位于下架面的二个背带座35,其间距较大。长度可调的两条宽肩背带(图中未示)可分别与背带座35相勾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13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望远镜
- 下一篇:匹配电流源的顺序标定的集成电路及封装集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