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座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1778.2 | 申请日: | 200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27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姣;杨守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00 | 分类号: | H05K7/00;H05K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20111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座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源装置的固定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池座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箱内部,为了组装各种不同的电子组件,常见以冲孔机台对机箱进行冲孔,以形成固定各种电子组件的孔,例如圆孔、长孔或漏斗状开孔。圆孔通常配合螺丝、铆钉等锁固件以锁固电子组件,而长孔或漏斗状开口则配合固定件将电子组件固定在机箱内,不需使用螺丝锁附工具,以达到免螺丝的功效。
以电池座为例,电池座的固定件插入于孔中,并沿着移动方向至固定位置时,为了防止电池座脱离,固定件与孔必须紧密卡合,但是在瞬间的外力作用下,沿着移动方向的外力或反作用力将迫使固定件与孔相互分离。因此,若要稳固地安装电池座于机箱内,必须设计电池座固定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座固定结构,用以限制电池座在移动方向上任意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座固定结构,用以固定一电池座于一机箱内,该电池座具有一第一插件以及一第二插件。该电池座固定结构包括一挡片和该机箱的一第一孔以及一第二孔,该挡片以一固定件固定于该机箱的一侧壁上,该挡片具有一弹性固持部,抵靠在该电池座的一侧边上,该弹性固持部适于对该电池座的该侧边产生一干涉力,以使该电池座的该第一插件以及该第二插件分别被固持于该第一孔以及该第二孔中而无法在移动方向上移动。
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第一孔以及第二孔分别贯穿该机箱之一底板,且该第一孔与该第二孔在该移动方向上分别具有一第一开口部以及一第二开口部,而该第一开口部的尺寸大于该第二开口部的尺寸。
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第一孔与第二孔的形状呈漏斗状。
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电池座的第一插件以及该第二插件分别经由各该第一开口部插入,并朝该第二开口部的方向移动而固定于该第二开口部中。
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第一插件以及第二插件分别突出于该电池座的底部,其形状为倒T字形。
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弹性固持部相对于该机箱的该侧壁所在的平面弯折出一预定角度,以形成一可弹性变形的部分。
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弹性固持部具有至少一第一凸肋,而该电池座的该侧边具有至少一第二凸肋,且该第一凸肋与该第二凸肋在平行该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相互干涉。
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弹性固持部具有至少一第一凸肋,而该电池座的该侧边具有至少一第一凹槽,且该第一凸肋与该第一凹槽在平行该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相互干涉。
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弹性固持部具有至少一第二凹槽,而该电池座的该侧边具有至少一第二凸肋,且该第二凹槽与该第二凸肋在平行该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相互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座固定结构的构造简单且安装容易,可快速地将电池座固定在机箱内,以使电池座的第一插件以及第二插件能稳固地固定在第一孔以及第二孔中而无法任意地在移动方向上移动,进而防止电池座脱落。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座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2A、图2B及图2C分别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座固定结构的机箱及电池座的俯视图、侧视剖面图以及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座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图2A、图2B及图2C分别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座固定结构的机箱及电池座的俯视图、侧视剖面图以及底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1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式水散热器
- 下一篇:人眼安全激光导航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