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1976.9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73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世正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88/10 | 分类号: | A47B8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翟 羽 |
地址: | 20033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 结构 | ||
1.一种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本体包括一支撑轨道、一拉出轨道、一第一滑轮组及一固定滑轮组,其中,
该第一滑轮组活动设置于支撑轨道,该固定滑轮组固定设置在支撑轨道一端;该拉出轨道通过第一滑轮组及固定滑轮组与支撑轨道呈活动设置,且该拉出轨道有一第三限位点及一第四限位点;
拉动拉出轨道,拉出轨道即可通过第一及固定滑轮组在支撑轨道上滑动,并通过第四限位点带动第一滑轮组往固定滑轮组移动,同时可通过第三限位点带动第一滑轮组对固定滑轮组做反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轨道有一滑行轨道,该滑行轨道供第一滑轮组及固定滑轮组设置,且该滑行轨道有一第一限位点及一第二限位点,该第一限位点与第二限位点分别设在滑行轨道两端,使第一滑轮组在其间滑动。
3.一种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本体包括一支撑轨道、一拉出轨道、上滑轨、一第一滑轮组、一固定滑轮组、一第三滑轮组及一第二滑轮组,其中,
该第一滑轮组活动设置于支撑轨道,该固定滑轮组固定设置在支撑轨道一端;该拉出轨道通过第一滑轮组及固定滑轮组与支撑轨道呈活动设置,且拉出轨道设有一第三限位点及一第四限位点与第一滑轮组呈现滑动对应,第一滑轮组及固定滑轮组与拉出轨道呈现活动设置;
该第三滑轮组与第二滑轮组分别活动设置在拉出轨道两端,该拉出轨道有一第五限位点及一第六限位点,使第二滑轮组在其间滑动,该拉出轨道另有一第七限位点及一第八限位点,使第三滑轮组在其间滑动;
该拉出轨道通过第三滑轮组及第二滑轮组与上滑轨呈活动设置,且该上滑轨有一第九限位点、一第十限位点及一第十一限位点;
拉动上滑轨,上滑轨即可通过第三及第二滑轮组在拉出轨道上滑动,并通过第十一限位点及第十限位点,分别带动第三滑轮组及第二滑轮组移动,当第三滑轮组及第二滑轮组分别到达第七限位点与第五限位点时,拉出轨道即可受力通过第一及固定滑轮组在支撑轨道上滑动,并可通过第四限位点带动第一滑轮组往固定滑轮组移动;
反之,推动上滑轨,上滑轨即可通过第三及第二滑轮组在拉出轨道上滑动,并通过第十限位点及第九限位点,分别带动第三滑轮组及第二滑轮组移动,当第三滑轮组及第二滑轮组分别到达第八限位点与第六限位点时,拉出轨道即可受力通过第一及固定滑轮组在支撑轨道上滑动,并可通过第三限位点带动第一滑轮组对固定滑轮组做反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轨道有一滑行轨道,该滑行轨道供第一滑轮组及固定滑轮组设置,且该滑行轨道有一第一限位点及一第二限位点,该第一限位点与第二限位点分别设在滑行轨道两端,使第一滑轮组在其间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滑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拉出轨道位于第六限位点及第七限位点间的两侧设有一防脱滑轮组,该上滑轨两侧底部设有防脱轨道,该防脱轨道用以对应防脱滑轮组上滑轨在拉出轨道上滑行,且拉出轨道在支撑轨道上滑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世正科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世正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19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化座椅
- 下一篇:重型自动回归缓冲滑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