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臂式掘进机的机载除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2012.6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1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项永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李氏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22 | 分类号: | E21C3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 平 |
地址: | 201601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掘进机 机载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设备通风除尘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悬臂式掘进机的机载式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矿井岩巷掘进中广泛采用的长抽、前抽后压、前压后抽或者混合式的通风除尘系统,这些常用的通风系统由于抽风口远离尘源--悬臂式掘进机的切割头,且随着掘进机的推进和切割头的上下左右三维运动,除尘设备无法实现实时同步跟进,因此,目前一般的除尘系统和方法,都难以有效改善掘进机操作工的作业条件,对操作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其他除尘装置抽风口远离尘源--悬臂式掘进机的切割头,及随掘进机的推进和切割头的上下左右运动,使除尘设备无法实现实时同步跟进,无法有效改善掘进机操作工的作业条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就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悬臂式掘进机的机载式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除尘装置紧贴在悬臂式掘进机表面,抽风口以Π型包围在悬臂式掘进机切割头周围,并靠近切割头,通过调整抽风风量,在切割头周围造成一负压区,使切割头切割岩石或其他介质所产生的粉尘无法扩散,及时被吸风口抽除,达到控尘除尘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垂直方向上的伸缩旋转机构和在水平方向上的旋转机构,以配合悬臂式掘进机切割悬臂的上下左右三维运动,保证从吸风口吸入的含粉尘气流通过相应接口顺利进入后部除尘风机。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吸尘口、吸尘伸缩节、吸尘伸缩螺旋管、辅助垂直转向连接器、固定立筒、固定立筒支持架、水平旋转立筒、异形过渡连接管、过渡软连接管、减震支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口呈Π型包围在掘进机切割头周围,吸尘口设有滤网,吸尘口与吸尘伸缩节连接,吸尘伸缩螺旋管一端与吸尘伸缩节连接,另一端与辅助垂直转向连接器连接,辅助垂直转向连接器通过垂直旋转轴安装在固定立筒上,水平旋转立筒嵌入固定立筒支持架,固定立筒套入固定立筒支持架,水平旋转立筒的一端与异形过渡连接管连接,异形过渡连接管的另一端经过渡软连接管与除尘风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吸风口紧靠尘源一悬臂式掘进机的切割头,所以大大提高了控尘、除尘效率。
2、在垂直方向上的伸缩旋转机构和水平方向上的旋转机构,在保证具有良好刚性和密封性的前提条件下,能同悬臂掘进切割头的三维运动良好配合同步运动。
3、由于风道紧贴掘进机机身,吸风口设计成不规则多边形,所以在保证较小风阻的情况下,不影响掘进机操作工的操作视线和掘进机切割头的运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装于悬臂式掘进机的机载式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A为图1的C向局部放大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的俯视图;
图2A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垂直伸缩旋转部份的结构示意图;
图5垂直摆动部份的结构示意图;
图6垂直旋转轴密封部份的剖视图;
图7辅助垂直转向连接器滑动密封部份的剖视图;
图8水平旋转机构部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滤网、2吸尘口、3吸尘伸缩节、4吸尘伸缩螺旋管、5辅助垂直转向连接器、6固定立筒、6-1垂直旋转轴密封带、6-2垂直旋转轴、6-3辅助垂直转向连接器滑动密封条、7立筒清灰口、8固定立筒支持架、9水平旋转立筒、10异形过渡连接管、11过渡软连接管、12减震支持架、13除尘风机、16悬臂式掘进机悬臂、Q悬臂式掘进机悬臂绕垂直旋转中心、P悬臂式掘进机悬臂水平旋转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掘进机的机载式除尘装置采用除尘装置紧贴在悬臂式掘进机表面,吸尘口2以Π型包围在悬臂式掘进机切割头周围,并靠近切割头,通过调整抽风风量,在切割头周围造成一负压区,使切割头切割岩石或其他介质所产生的粉尘无法扩散,及时被吸尘口2抽除,达到控尘除尘的目的,掘进机的机载式除尘装置设有垂直方向上的伸缩旋转机构和在水平方向上的旋转机构,以保证从吸风口2吸入的含粉尘气流通过相应接口顺利进入后部除尘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李氏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李氏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2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