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测厚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2052.0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97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陆克昀;严晓东;杨菁;骆国防;兰吉勇;曹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7/02 | 分类号: | G01B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 玮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波测厚探头,且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高温测厚探头。
背景技术
超声波测厚是根据超声波脉冲反射原理来进行厚度测量的,当探头发射的超声波脉冲通过被测物体到达材料分界面时,脉冲被反射回探头,通过精确测量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时间来确定被测材料的厚度。凡能使超声波以一恒定速度在其内部传播的各种材料均可采用此原理测量。按此原理设计的测厚仪可对各种板材和各种加工零件作精确测量,也可以对生产设备中各种管道和压力容器进行监测,监测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受腐蚀后的减薄程度。
针对目前测量火力发电厂高温烟囱内筒壁厚,使用超声波测厚换能器将电脉冲转换成超声波,通过耦合将超声波传入筒体管壁,接受筒体内壁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并转换为带有壁厚信息的电信号输出处理。然而目前通用的超声波测厚换能器无法在高温下正常工作,因为其在高温下测量不准确,寿命较短可靠性差,而且长期工作后容易脱落,因此不能对高温烟囱内筒壁厚进行长期、可靠、连续的测量,无法得到腐蚀烟气对筒体内壁的腐蚀状态以及腐蚀速率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温测厚探头,其能够应用于测量火力发电厂高温烟囱内筒壁厚等高温环境,测量准确有效,使用方便,能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长期、可靠、连续的测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温测厚探头,包括壳体、信号转接头、阻尼块、压电晶片,其中所述信号转接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阻尼块与所述压电晶片上下层叠地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信号转接头通过电缆线与所述压电晶片连接,而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壳体、信号转接头、阻尼块、压电晶片以及电缆线由耐高温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为磁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为在高温下保持磁性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压电晶片不与所述阻尼块相连的一面设置有保护膜。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由耐高温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与待测壁接触的部分设置有粘胶。
进一步的,所述粘胶为热固化黏合粘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温测厚探头的元件都为耐高温材料制成,并在压电晶片下设置了保护膜以防止损坏,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高温测厚探头在壳体外设置有固定装置和粘胶,使得该高温测厚探头可由高强度磁性环以及热固化黏合工艺固定在待测筒壁上,因此能对高温烟囱内筒壁厚进行长期、可靠、连续的测量,从而得到腐蚀烟气对筒体内壁的腐蚀状态以及腐蚀速率的情况,以便进一步分析所得数据或采取相应措施。
附图说明
图1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图1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温测厚探头,包括壳体100、信号转接头200、阻尼块300、压电晶片400,其中所述信号转接头2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顶部,所述阻尼块300与所述压电晶片400上下层叠地置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信号转接头200通过电缆线500与所述压电晶片400连接,而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固定装置600,其中所述壳体100、信号转接头200、阻尼块300、压电晶片400以及电缆线500由耐高温材料制成。
阻尼块300,除影响脉冲超声波的脉冲宽度以外,还能抑制压电晶片400的径向振动。压电晶片400背面加阻尼块300,目的是为了获得狭窄的发射脉冲,它主要吸收振动能量,使压电晶片400被发射脉冲激励后很快停止下来,由此起到了对压电晶片400振动的阻尼作用。而压电晶片400的功能是发射与接收超声波,它是以厚度振动模式振动,激发出纵波。当高频电脉冲通过电缆线500传递到压电晶片400并产生激励作用时,在逆压电效应作用下,压电晶片400产生伸缩形变,将电能转换为声能,发出超声波。超声波信号到达筒体内壁被反射回来,当超声波信号到达压电晶片400时,发生正压电效应,将声能转换为电能,即带有壁厚信息的电信号通过电缆线500输出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2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位移传感器套筒
- 下一篇:利用雨水的展览馆屋面自动降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