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车控制器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2167.X | 申请日: | 200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27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锋;严洪江;蒋新华;俞开元;李卓阳;樊晓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车 控制器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控制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车控制器监控系统,适用于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控制器或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燃料电池或混合动力汽车里,整车控制器是新能源汽车开发中的核心控制单元,整车控制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车辆的安全性能。而国内新能源汽车上的整车控制器上一般采用单CPU对整车系统进行控制,如果由于外界干扰或其它因素导致CPU程序跑飞,就会直接导致系统安全问题,使系统可靠性降低。
此外,整车控制器与其它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或电池控制器)一般是通过CAN进行通讯,CAN是德国“BOSCH公司”设计的一种新型高速局域网络协议,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很多优点,是汽车局域控制网络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传统汽车“CAN”网络的建立是将所有控制器都通过一条总线连接起来,这种方式结构简单,但由于所有控制器信息传递都依赖于一条总线,因此通讯数据发生“堵塞”的几率增加,而且一旦发生总线故障,总线上的控制器都将无法工作从而造成整车控制“瘫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CPU结构的整车控制器监控系统,并设计了安全线监控电路,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大为提高。
一种整车控制器监控系统,包括外围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包括主CPU、从CPU和安全线监控电路;主CPU和从CPU通过SPI总线进行通讯,主CPU和从CPU通过安全线与所述安全线监控电路相连;所述安全线监控电路通过安全线与外围控制器直接相连,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外围控制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围控制器包括电池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主CPU采用的是ST10单片机芯片,从CPU使用的是MC9S08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PI总线是一种高速、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全线是一个双向的输入输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全线监控电路由电容、电阻、放大器构成输入通道,由二极管、三极管、电阻构成输出通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方面来提高整车控制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它的一个优点是通过增加一个从CPU,大大减少了由于系统干扰使主CPU程序跑飞而引起的系统安全问题;另一个优点是通过在整车控制器中增加安全线监控电路,以及通过安全线与外围控制器直接连接,避免了由于CAN总线出现故障而导致的系统崩溃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车控制器监控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CPU安全监控子程序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从CPU接收子程序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从CPU主程序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线监控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整车控制器监控系统,包括外围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1,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1包括主CPU 2、从CPU 3和安全线监控电路4;主CPU 2和从CPU 3通过SPI总线进行通讯,主CPU 2和从CPU 3通过安全线5与所述安全线监控电路4相连;所述安全线监控电路4通过安全线5与外围控制器直接相连,所述整车控制器1通过CAN总线与外围控制器相连。所述外围控制器包括电池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主CPU2采用的是ST10单片机芯片,从CPU 3使用的是MC9S08芯片。所述SPI总线是一种高速、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所述安全线是一个双向的输入输出口。所述安全线监控电路由电容、电阻、放大器构成输入通道,由二极管、三极管、电阻构成输出通道。
为了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整车控制器1中增加了一片辅助CPU(即本实用新型的从CPU 3),用来监控主CPU 2的运行。图1表示了采用双CPU结构的整车控制器的基本原理,设计中必须注意两个CPU控制线之间的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21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驾驶清洁车
- 下一篇:红外防水摄像机的防反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