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条钢板校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2539.9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0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包朝亮;环海建;周阳;武立稳;胡世辉;徐春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碧玕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条 钢板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对板形材料的平面度校正的装置,具体的是一种对狭长条形钢板的校直校正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制作一种大型设备、零部件或工装、夹具,经常需要数量众多的狭长条形钢板,此类钢板的长度一般均超过4米,在对卷钢板或大钢板切割、落料、分割后,在进行后续的焊接、铆接、装配前需要此条形长钢板呈高平面度,但是,此类狭长条形钢板由于其特殊的长度往往平直度很差,而且现有技术还没有相应的平直度校直装置。因此,此场合很需要提供一种适合对狭长条形钢板的校直校正装置。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对狭长条形钢板的校直校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长条钢板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两侧板组成的机架上,垂直侧板设置上下两排,每排至少两根校正滚轴,且每根滚轴位于另一排相邻两根滚轴之间。
在所述机架的入口和出口处连接长导入槽和长导出槽。
采用本技术方案,待校正和校正毕的狭长条形钢板放置在长导入槽和长导出槽上,既便于进行校正作业,又能保证校正后在长导出槽内保持校正校直状态。
钢板在上下两排,且相互交叉配置的滚轴内挤压、滚压后,经向上和后继的向下交叉校正,能取得较好的校正校直效果。
进一步,所述长导入槽和长导出槽的横截面呈开口向上的U字形,长度分别大于等于2米和4米。如此结构适宜搁置待校正和已校正的狭长条形钢板,适宜校正校直长度长大于5米以上的钢板条。
进一步,所述两排滚轴其中之一为主动滚轴,相邻之间由链条、链轮传动。
所述主动滚轴经链条、链轮,由电机、减速器传递驱动。
所述滚轴由轴承支撑,且由弹簧对轴承向上拉动,由螺栓对轴承向下调节。由此结构调节方便、直接,结构简单。
所述滚轴直径大于10厘米。过于庞大结构费料,占用空间大,过小校正校直效果不理想,此尺寸能取得较好校正效果。
所述每排滚轴的数量为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于:采用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适合对狭长条形钢板的校直校正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校正效果好,且校正校直后的状态能得到保持。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长条钢板校直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从钢板送入方向相垂直的侧面观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长条钢板校直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长条钢板校直装置一种实施方式图2的A-A视图。
图中:1是长导出槽,2是底板,3是电机,4是螺栓,5是弹簧,6是轴承座滑块,7是滚轴,8是机架,9是减速器,10是长导入槽,11是连轴器。
(五)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一种长条钢板校直装置,在由两侧板组成的机架8上,垂直侧板设置上下两排,每排至少两根校正滚轴7,且每根滚轴7位于另一排相邻两根滚轴7之间。
在所述机架8的入口和出口处连接长导入槽10和长导出槽1。
所述长导入槽10和长导出槽1的长度分别为2米和4米。如此结构适宜校正校直长度长大于5米以上的钢板条。两排滚轴其中下排滚轴7为主动滚轴7,相邻之间由链条、链轮传动。主动滚轴7经链条、链轮,由电机3、减速器9传递驱动。所述滚轴7由轴承座支撑,且由弹簧5对轴承向上拉动,由调节螺栓4对轴承座滑块6向下调节。由此结构调节方便、直接,结构简单。
较好的尺寸是所述滚轴7直径大于10厘米。每排滚轴7的数量为2。
采用本技术方案,待校正和校正毕的狭长条形钢板放置在长导入槽10和长导出槽1上,既便于进行校正作业,又能保证校正后在长导出槽10内保持校正校址状态。钢板在上下两排,且相互交叉配置的滚轴7内挤压、滚压后,经向上和后继的向下交叉校正,能取得较好的校正校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碧玕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碧玕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25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