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嵌入式燃气灶的旋转火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2556.2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92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同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同建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F23D14/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0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嵌入式 燃气灶 旋转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火燃烧器,尤其适用于嵌入式燃气灶
背景技术:
从专利(8520356、8620721、90104039.8、0110202,1)等公开的技术文献中,所陈述 的燃烧器都是只适合与台式燃气灶的旋转火燃烧器,其技术上的共同特点是:其旋转燃烧时, 中心所需要的大量二次空气是通过火盖中心处与其相通的燃烧器头部的中心孔,从燃气灶底 部吸入的。根据GB16410-1996《家用燃气灶具》第2号修改单中所述要求“A2.2.1一般结构中 C,嵌入部位宜采用封闭式结构。D,火盖、承液盘等部件宜采用防溢液结构设计,溢液不易 流入灶底板。”根据这样的结构要求,目前市场上可以看到产品和已知的技术手段,已不足 以解决旋转火燃烧器燃烧时中心所需大量的空气从燃烧器中心吸入,而又符合嵌入式灶的结 构要求。
常用的旋转火燃烧器其结构如图一所示,含有引射器(11)、炉头(22)、内外火道(33)、 内外火盖(44)等组成,其引射管与炉头一般都做成一体(也有做成两体的,加工成型两体 后,用密封垫片和联接螺丝锁紧连成一体。)其燃烧时,燃气从喷嘴处射出后,在引射器吸 气收缩处(55)吸入一次空气,经过混合管空气燃气得到充分混合,而后进入到内外火道(33), 然后通过火盖上的缝隙(66)产生旋转的火烟,燃气与空气混合燃气在旋转中燃烧,没有明 显的一道道清晰的内外火焰,而是形成一个圆柱体的旋转上升火柱,同时也形成一的圆柱型 的热屏障,二次空气很难从外部提供,进入到圆柱体的火焰内参与燃烧,而燃烧所需的大量 的二次空气只能从内外火盖间(77)的缝隙中吸入,而内外火盖间(77)的缝隙大小及由此 相关的通道将直接影响到燃烧是否充分完全。而按国标GB16410—1996第二号修改单中嵌入式 燃气灶一般结构要求面板应封闭,内外火盖缝隙与底板的二次空气通道将堵死,此将造成烟 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很高,火焰无法正常燃烧,此直接影响到旋转火燃烧器在嵌入式灶上的应 用。
从最近有关专利网上查询到专利号为ZL03227339.8,ZL03227338X公布的信息知道,他是 让燃烧器做薄,而整体安放在嵌入式燃气灶具的灶面上,使的一次空气与二次空气都从灶面上 吸取,而火柱中间所需的二次空气,从燃烧器与灶面间的缝隙吸入.但这样设计存在以下一些 问题;(1)从两个专利中的示意图可以看出燃烧器有文氏混合管及头部,整体的燃烧器厚度比 较厚超出40毫米,加上炉架高度,这样灶面以上的高度将超过70毫米,这样影响灶具整体的视 觉美观效果.(2)从专利说明书附图中可以到存在文氏混合管过短,空气的引射与混合都将受 到影响.(3)装饰斜面过长,将造成燃烧器外型过大,二次空气通过缝隙的阻力会很大,从而造 成炉芯二次空气提供困难.(4)从示意图中还可以看出,当其安放在灶面上时,有过四份之一的 圆周线位置无法形成灶面与燃烧器间的缝隙,无法通过二次空气,将使的燃烧时空气无法均匀 充分得提供到火孔边上,从而使的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含量过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嵌入式燃气灶的旋转火燃烧器,当灶面板上的盛液盘 与灶面板处于完全密封的安装状态时,此旋转火燃烧器能正常燃烧,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从灶 面的上方吸取并均匀分布到火孔边、火柱内。燃烧产生的废气含量完全符合国标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同建,未经张同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25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