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计时装置的流粉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2934.7 | 申请日: | 200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98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尉敏雄;陈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 玮 |
地址: | 2004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计时 装置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样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计时装置的流粉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很多行业部门生产过程中需要粉料采样化验。例如火电厂的煤粉制备,钢铁厂的矿石粉碎以及水泥厂、面粉厂、化工厂、制药厂等生产流程从气固两相流中进行采样化验,取得其多种成分的数据。
举例来说,煤粉的细度是锅炉燃烧调整的重要参数,通常根据所燃用的煤种、锅炉要求燃用细度合格的煤粉,以保证较高的燃烧效率,且制粉单耗不致太高。由于设备的磨损,煤种的变化,煤粉细度将产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影响锅炉的经济运行。因此,需要准确地测量煤粉细度,根据定期对煤粉细度取样检测的结果及时调整设备,从而能够有效地、有计划地控制、调整燃烧,实现锅炉最佳的运行方式。
目前,常规的煤粉取样方法包括旋转式、固定式等方式。固定式取样装置相对简单,其采用采样枪连接于分离装置,分离装置下端连接有取样罐,采样枪将采样得到的煤粉传送到分离装置进行气固两相分离,分离得到的煤粉颗粒储存在取样罐(例如是布袋)中。利用当前的流粉取样装置进行采样分析时,通常需要额外使用一计时装置来对采样时间进行计时,从而得到进行流粉采样的采样时间,以便于后续测量计算时使用到采样时间数值,但这种计时方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倘若采样时缺少计时装置也会导致采样得到的样品无法被准确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流粉取样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能够对取样时间进行计时以便于后续测量分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流粉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枪和分离装置,所述取样枪连接于所述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内部具有取样罐,其中所述分离装置内部具有计时装置用于对取样时间进行计时。
进一步的,所述计时装置连接有时间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计时装置测得的采样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显示装置为指针式或者数字式。
进一步的,所述取样罐为布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流粉取样装置在分离装置内部设置有计时装置用于对取样时间进行计时,并且通过时间显示装置显示所述计时装置测得的采样时间,因此能够方便直观的得到采样时间数值,从而保证了流粉取样装置的正常工作以及后续的检测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流粉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枪10和分离装置20,所述取样枪10连接于所述分离装置20,所述分离装置20内部具有取样罐30,其中所述分离装置20内部具有计时装置40用于对取样时间进行计时。所述取样枪10在煤粉气流的管道内采样气固两相的煤粉气体,通过抽气力传送到分离装置20,分离装置20内部设置的取样罐30例如为布袋,气体通过布袋而煤粉颗粒留在布袋中,即将气固两相的煤粉气体分离开来,计时装置40用于对取样时间进行计时得到采样时间数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计时装置40连接有时间显示装置50,用于显示所述计时装置40测得的采样时间,所述时间显示装置50可为指针式或者数字式,从而方便使用者查看采样时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流粉取样装置在分离装置内部设置有计时装置用于对取样时间进行计时,并且通过时间显示装置显示所述计时装置测得的采样时间,因此能够方便直观的得到采样时间数值,从而保证了流粉取样装置的正常工作以及后续的检测分析。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作用。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2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