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净化机除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4243.0 | 申请日: | 200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93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弘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弘基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5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2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除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达到降低空气湿度,并利用水和风同时为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面降温,实现提高半导体制冷片功效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新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在室内空气湿度高于设定值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除湿,并利用空气净化机水箱中的自备水和轴流风机同时为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面降温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权威机构检测资料显示,以亚琉酸钠水溶液通过水幕滤网的方式清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是最高效简便的办法。但是这项技术存在着开机后,水幕滤网会挥发大量的水份,使室内空气的湿度快速增高的缺陷,这样对南方等本来空气湿度就很高的地区,这种空气净化机就不适用了。所以,要使室内空气保持湿度平衡,就要为采用水幕滤网技术的空气净化机配备空气除湿装置。
现有空气除湿技术一般都是采用压缩机制冷除湿,其最大的缺陷是压缩机工作时容易产生噪音,不适宜在卧室等需要静音的环境中使用。
半导体制冷片的特点是没有任何噪音,体积小,成本低,在耗用同样的电能情况下,散热面散热越快制冷面产生的冷量就越大,使用寿命也越长。目前的散热方式都是采用散热片加风扇,散热效果并不理想,直接影响着制冷片的制冷效果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设计了一种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除湿,并利用空气净化机水箱的自备水和轴流风机同时为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面降温的新方法。与采用水幕滤网技术的空气净化机配合使用,能实现既使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平衡,又使半导体制冷片产生尽可能大的制冷量,和保持尽可能长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了一种除湿装置,包括贯流风机A,贯流风机B,冷凝片板,半导体制冷片,散热水流道,散热片板,水槽,水槽导管,散热水流道进水口,回水槽,水箱,潜水泵,泵水管。其特征在于冷凝片板(3)的平板一面与半导体制冷片(4)的制冷面贴紧(贴面之间涂导热硅胶),半导体制冷片(4)的散热面与散热水流道(5)的一个平面贴紧(贴面之间涂导热硅胶),散热片板(6)的平板一面与散热水流道(5)的另一个面贴紧,组合成为一个一面制冷一面散热的整体,将这个整体直立安装在贯流风机A(1)和贯流风机B(2)的中间,在这个整体的上方有水槽(7)和水槽导管(8),水槽导管(8)与散热水流道进水口(9)相联接,在这个整体的下方有回水槽(10),回水槽(10)的下方有水箱(11),水箱(11)内有潜水泵(12)和泵水管(13)。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除湿装置工作时,由于冷凝片板(3)的平板一面与半导体制冷片(4)的制冷一面是贴紧的,半导体制冷片(4)产生的冷量就使冷凝片板(3)迅速降温,从贯流风机B(2)吸入的空气流经冷凝片板(3)表面时,空气中的水份就凝结在冷凝片板(3)表面并通过回水槽(10)淌入水箱(11),达到逐步降低空气中水份的目的。又由于半导体制冷片(4)的散热面与散热水流道(5)的一个平面是贴紧的,散热片板(6)的平板一面与散热水流道(5)的另一个面是贴紧的,半导体制冷片(4)散热面散发的热量就会快速传递给散热水流道(5)和散热片板(6),而水箱(11)中的潜水泵(12)则通过泵水管(13)将水输入组合整体上方的水槽(7),水通过水槽导管(8)与散热水流道进水口(9)流入散热水流道(5),带走热量后通过回水槽(10)再淌入水箱(11),在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流动的水带走了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面散发出来的大部分的热量,另有少部分传递到散热片板(6)上的热量,则被贯流风机A(1)吸入的空气在流经散热片板(6)的表面时给带走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可以使采用水幕滤网技术的空气净化机,克服使用过程中会使室内空气湿度升高太快的缺点。2.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除湿,体积小,成本低,无噪音。3.采用水和风双重散热,散热快,制冷效率高,半导体制冷片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湿装置府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湿装置平视示意图。
参见图1、图2、(1)贯流风机A,(2)贯流风机B,(3)冷凝片板,(4)半导体制冷片,(5)散热水流道,(6)散热片板,(7)水槽,(8)水槽导管,(9)散热水流道进水口,(10)回水槽,(11)水箱,(12)潜水泵,(13)泵水管
[具体实施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弘基,未经李弘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42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废旧沥青混合料破碎机
- 下一篇:一种夜钓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