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箱、水池进、出水过滤罩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4636.1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33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范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伟明 |
主分类号: | B01D35/027 | 分类号: | B01D35/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3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水池 出水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箱、水池清洁用水的过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网状膜、过滤棉,其他过滤材料组合而成的,滤水流量大。
背景技术
在供居民家中用水的水箱、水池放出来的自来水中,常会看到明显可见的小虫及杂质,尤其在天气较温暖时,发现放出水中发现小虫的现象会增多。传统的解决方法是一年两次的清洗水箱、水池,发现放出的水中有虫时,增加清洗次数。这种方式费时、费力、费水、费钱,而且清洗时需要停止用水,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许多烦恼。而多次清洗也不能完全清除水中的小虫和杂质,因为清洗水箱、水池的间隔周期仍较长,无法做到每月清洗一次或每周清洗一次。有些水箱封闭不严密,蚊蝇容易钻入其内,造成在水中生虫污染水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节约清洗费用,随时可以拿出水箱、水池清洗后再放入使用的水箱、水池进、出水过滤罩,无需停水清洗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下盖,在下盖上设有围成圆柱形的第一衫套及第二衫套,在第一衫套及第二衫套上分别支撑有第一网状过滤层及第二网状过滤层,在第一网状过滤层与第二网状过滤层之间形成有过滤材料层,连接管固定在下盖上。
进一步,包括上盖及拉手环,上盖设于所述第一衫套及第二衫套的上方,拉手环固定在上盖上。
所述的拉手环是为了方便在水中取出水箱、水池进、出水过滤罩(以下简称“过滤罩”)进行清洗或调换。
所述的上盖,直接盖住“过滤罩”封闭使用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不安装上盖敞开“过滤罩”直接从中取水。
第一衫套及第二衫套起到支撑第一网状过滤层及第二网状过滤层作用,还可针对“过滤罩”进水和出水
不同的工作状况进行双套组合。
过滤材料层可针对当地的水质情况及对水质的不同要求标准而选用不同的过滤材料品种、数量,从而达到消除人们肉眼可见的水中小虫及杂质。
所述的下盖为固定“过滤罩”内的多层过滤材料。
所述的连接管可直接连接在水箱、水池的进、出水管口上,尤其可以通过增加软管连接把“过滤罩”引导至水箱、水池的门、盖处,便于经常取出来清洗。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视不同的水箱、水池结构及对水质的要求,选择不同形状、体积大小的“过滤罩”及过滤材料、过滤层数、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节约清洗费用,达到清洗水箱、水池的作用。由于拆卸取出水箱、水池清洗方便。可以视情况经常清洗,消除肉眼可见的小虫及杂质有效提高水箱、水池的用水质量。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其中,1--拉手环,2--上盖,3--第一衫套,4--第一网状过滤层,5--第二衫套,6-过滤材料层,7--第二网状过滤层,8--下盖,9--可拆卸连接管
图1B为图1A的局部放大图;
图2为图1A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水箱、水池进、出水过滤罩的安装结构,包括下盖8,在下盖8上设有围成圆柱形的第一衫套3及第二衫套5,在第一衫套3及第二衫套5上分别支撑有第一网状过滤层4及第二网状过滤层7,在第一网状过滤层4与第二网状过滤层7之间形成有过滤材料层6,连接管9固定在下盖8上。上盖2设于所述第一衫套3及第二衫套5的上方,拉手环1固定在上盖2上。
过滤材料层6组成水过滤作用。所述的下盖8为安装衫套固定各过滤层,所述的拉手环1作用于放入或取出清洗,所述的连接管9可连接在水箱、水池进、出水管的管子上,也可以通过软管连接把“过滤罩”引导到拿出清洗比较方便的位子。安装方法简单可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伟明,未经范伟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46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瘢痕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