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套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4936.X | 申请日: | 200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95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夏木西卡玛.艾力夏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J19/00 | 分类号: | B62J19/00;B62J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技术领域的自行车附件,具体地说,涉及的是一种适用于所有自行车的自行车套。
背景技术
健康生活,美丽人生在越来越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众人以自行车为工具来锻炼身体。在各大院校里都可以看到众多学生选择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加上南方地区将雨量较多,车棚可以在自行车停放时起到保护自行车的作用,可是在骑时和停在没有车棚的地方时就起不到保护作用了。所以因自行车生锈而导致的外观受损和部件出问题就成了越来越多自行车″族″最担忧的问题了。自行车本是一个即方便又环保的交通工具,在当今社会在多提倡使用此类工具的同时更要想到如何保护它,延长其使用寿命。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近几年来有不少人发现了此问题并也实施了相应的措施。如专利号为200720071976.3名称为《一种自行车车套》的实用新型产品,此产品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此产品在骑自行车时起不到保护作用,安置了自行车筐的自行车无法使用,南方降雨量较多;单单想靠停放时的保护还是不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套,以保护自行车,阻止因自行车生锈而引起的部件运转缓慢,更换率增高,影响美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松紧带,防雨布(即自行车套本体)塑料拉链。防雨布套在自行车上,其形状与一般自行车的形状相对应,并比自行车尺寸要稍大,稍宽。
所述防雨布,在其对应自行车筐处,设有小兜,该小兜与防雨布连接处设有松紧带。
所述小兜比自行车筐稍大。
所述小兜即可保护自行车筐又可保护筐里的物品。
所述防雨布,在其对应自行手把伸出处、座位伸出处、前后轮挡处,分别设有带松紧的套口。这样,在骑时可将手把,和坐位伸出,在停放时可将松紧口套上,这种设置方式打破了以往的“停放自行车时要套上,骑自行车时要取下”的古老陈规。
所述带松紧的套口,是设置松紧带的椭圆型的敞口,套和取都很方便,在准备骑时可根据自行车的结构将前后轮部分的松紧带调制两轮着地部分以上,以便自行车能够无阻的行驶。
所述塑料拉链,是为了连接自行车套手把部位和坐位部位的空隙,这样在套和取自行车套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实用效率高,简洁,环保,在制造材料上没有任何污染物;并起到了随身车棚的作用,不仅在停放时可以使用在骑的同时也可以使用既保护了自行车的外观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使用方便,避免了每次使用都要将其套上,取下的弊端,适合各类人群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大概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效果示意图
图中:1.自行车筐小兜,2.手把的伸口处,3.座位的伸口处,4.两手把中央处,5.塑料拉链,6.7套自行车整体的套口,8.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松紧带,防雨布,塑料拉链。防雨布套在自行车上,其形状与一般自行车的形状相对应,并比自行车尺寸要稍大,稍宽。
所述防雨布上对应自行车筐位置设有用于保护自行车筐的小兜1。
所述防雨布上,对应手把伸出处2设有带松紧的套口。
所述防雨布上,对应座位伸出处3设有带松紧的套口。
所述防雨布上,对应连接自行车套手把部位和坐位部位的空隙处即两手把中央处4,自行车前端和自行车筐之间设置塑料拉链5。
所述防雨布上,对应自行车前后轮挡处6,7设有带松紧的套口。
所述防雨布上,对应自行车后轮盖处设置敞口,作为车套的锁口8。
所述防雨布,其采用防雨的材料制作而成,比如雨伞,雨衣等的外料。
如图2所示,自行车筐小兜1,与自行车套体相连并且在连接处设置带松紧。
两个手把伸出处2,在套口周边安置带松紧可根据需要自动调节。
座位伸出处3,在座位伸出套口周边设置松紧当停放时可将坐位套上并系好松紧,当骑时可将坐位伸出。
连接自行车套手把部位和坐位部位的空隙处即两手把中央处4、自行车前端和自行车筐的小兜1之间安置塑料拉链5。在套和取时或往自行车筐里拿放东西时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49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