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装卸的太阳能节能装饰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5088.4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32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燕;宋广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教科院民办实验高级中学 |
主分类号: | F21S9/00 | 分类号: | F21S9/00;F21V17/00;F21W13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盛际丰 |
地址: | 20008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卸 太阳能 节能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节能装饰灯,特别涉及一种容易装卸的太阳能节能装饰灯。
背景技术
现在,在很多城市里都能看到树上安装有美丽的装饰灯,但此类装饰灯大多采用类似绳索的物件固定安装在树上,这样,不管是安装还是拆卸,都会十分不便,夜间,装饰灯也会消耗大量电能,特别是在用电高峰的季节,上海就曾经采取过关闭部分装饰灯的做法。
因此,需要一种即能方便拆卸,又能节约电能的装饰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容易装卸的太阳能节能装饰灯。
为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装卸的太阳能节能装饰灯,包括固定装置、灯罩、太阳能电板、太阳能电池及灯泡,所述固定装置固接所述灯罩,所述太阳能电板固定在所述灯罩外,所述太阳能电池及所述灯泡固定在所述灯罩内,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半圆盘、转轴、第二半圆盘、孔洞、突起柱及悬挂轴,所述第一半圆盘的一端与所述悬挂轴固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半圆盘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半圆盘的另一端具有所述孔洞,所述第一半圆盘与所述悬挂轴固接的一端具有所述突起柱。
较佳地,所述突起柱与所述孔洞相适配。
较佳地,所述第一半圆盘内部具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所述突起柱的顶端,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只需通过按压突出柱,即可轻松装卸,并且,灯罩外形为苹果形,美观大方,同时,又可以存储白天日照的能量,供给夜间照明,较为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固定装置松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装置夹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突起柱与第一半圆盘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装卸的太阳能节能装饰灯包括固定装置、灯罩、太阳能电板、太阳能电池及灯泡。
固定装置固接灯罩,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装卸的太阳能节能装饰灯固定在树上;灯罩外固定有太阳能电板,灯罩的形状可以为美观的苹果状;太阳能电池安装在灯罩内,白天通过太阳能电板储存电能,晚上对灯泡供电。
请参阅图1及图2,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半圆盘1、转轴2、第二半圆盘3、孔洞4、突起柱5及悬挂轴6。第一半圆盘1的一端与悬挂轴6固接,其另一端通过转轴2与第二半圆盘3的一端铰接,第二半圆盘的另一端具有孔洞4,第一半圆盘1与悬挂轴6固接的一端具有突起柱5,突起柱5与孔洞4相适配。
请参阅图3,第一半圆盘1内部是空心的,并具有弹簧7,弹簧7一端连接突起柱5的顶端,其另一端连接第一半圆盘1,弹簧7的弹力保证突起柱5突出第一半圆盘1表面。
固定装置处于如图2所示的夹紧状态时,第一半圆盘1通过位于孔洞4内的突起柱5固定第二半圆盘3,按压突起柱5,使突起柱5下沉,便可使第二半圆盘3绕转轴2旋转为如图1所示的位置,固定装置处于松开状态;同理,要使固定装置从松开状态变为夹紧状态,则按压突起柱5,使第一半圆盘1及第二半圆盘3处于如图2所示的位置,由于弹簧7的作用,突起柱5会自动弹起,固定第二半圆盘3。
悬挂轴6一端固接第一半圆盘1,其另一端固接由太阳能电板构成的灯罩,灯泡及太阳能电池固定在灯罩内。
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装卸的太阳能节能装饰灯时,先使固定装置处于松开状态,然后使第一半圆盘1及第二半圆盘3绕树枝合拢,按压突出柱,使固定装置处于夹紧状态,整个灯便轻松安装在了树上,需要卸下灯时,按压突出柱,便可轻松将灯卸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装卸的太阳能节能装饰灯,只需通过按压突出柱,即可轻松装卸,并且,灯罩外形为苹果形,美观大方,同时,又可以存储白天日照的能量,供给夜间照明,较为环保。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教科院民办实验高级中学,未经上海市教科院民办实验高级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50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