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异向旋摆扭腰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5370.2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65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梁 |
主分类号: | A63B22/14 | 分类号: | A63B22/14;A63B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旋摆扭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领域,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同步异向旋摆扭腰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所谓“扭腰机”是专指一种供使用者扭转其腰、腹部肌肉,以达到健腹效果的健身器材。综观目前所有相关的同类产品,不外乎利用一可供使用者站立,并可对其施力而将之旋转的旋盘作为其结构基础。因此,使用时,使用者只需将双手握住一固定式握柄(此时使用者的上半身成固定角度),再奋力左、右扭转其下半身,即可达到所谓的腰、腹部扭转健身效果。
虽说此类健身器械在使用上可谓非常简单,且在结构上也没有任何较为特殊的地方。但是,当深入研究其健身效果时却不难发现,由于其旋盘的旋转角度都是受使用者自身的施力而定,因此,利用此类器械施以扭腰运动,就如同站立于地面进行原地扭腰运动一般,从而显得这类运动器械有点多此一举。而且,如果使用者要加大其扭腰角度时,只能设法并刻意加大其下半身的扭转角度。只是,此举会对年纪较大或腰围较大的使用者造成不小的困扰与不便,甚至会造成相关肢体关节的过大负荷与伤害。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扭腰机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同步异向旋摆扭腰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异向旋摆扭腰机,其下方具有一底部基座,近中央部位设有一支柱,该支柱的顶端枢结有一旋盘,该旋盘通过一同步传动组件连动一顶端设有握柄的前立杆,该同步传动组件使得旋盘的旋动连动握柄同步反向旋摆。
具体地,所述同步传动组件为伞形齿轮组;更具体地,所述伞形齿轮组包括与旋盘连动的成横向的主伞形齿轮,该主伞形齿轮的侧边连结的成纵向的第一转向伞形齿轮,以及该第一转向伞形齿轮下端连结的成横向的立杆伞形齿轮,该立杆伞形齿轮连动一立杆传动轴,而所述前立杆即连结于所述立杆传动轴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同步传动组件还可以连结一摆锤,使得旋盘的旋动同步连动摆锤往复摆荡。
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向伞形齿轮上连设一轮轴,该轮轴的另一端再连结一同样成纵向的第一同步伞形齿轮,该第一同步伞形齿轮又连动一成横向的第二转向伞形齿轮,该第二转向伞形齿轮上设有一立轴,该立轴的顶端设有一第二同步伞形齿轮,使第二转向伞形齿轮可以传动该第二同步伞形齿轮;该第二同步伞形齿轮又连动一成纵向的第三转向伞形齿轮,而该第三转向伞形齿轮又连动结合一摆锤,使该摆锤能够随旋盘或握柄的旋动而成同步的左、右摆荡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异向旋摆扭腰机可以使使用者的上、下半身能以最小的机械旋转角度,即可获得双倍的腰、腹部扭转锻炼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图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图例的俯视及运动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图例的连续动作示意图。
图5为图1、2所示的图例成锁定状态时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异向旋摆扭腰机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异向旋摆扭腰机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有图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扭腰机10的下方具有底部基座20,近中央部位设有一支柱21,该支柱21的顶端枢结有一旋盘30,以供使用者站立;该旋盘30连动一横向的主伞形齿轮31,该主伞形齿轮31的侧边连结一纵向的第一转向伞形齿轮32,该第一转向伞形齿轮32的下端连结一横向的立杆伞形齿轮33,且该立杆伞形齿轮33同步带动一立杆传动轴40的旋转,该立杆传动轴40的另一端连结一前立杆41,该前立杆41的顶端设有握柄50。
这样,当旋盘30受力而旋移时,握柄50将随之向相反方向的同步旋摆,进而获得预期的双倍扭转功效。
如图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异向旋摆扭腰机10还可以在第一转向伞形齿轮32上连设一轮轴34,该轮轴34的另一端再连结一同样成纵向的第一同步伞形齿轮35,该第一同步伞形齿轮35又连动一成横向的第二转向伞形齿轮36,该第二转向伞形齿轮36上设有一立轴37,该立轴37的顶端设有一第二同步伞形齿轮38,从而第二转向伞形齿轮36可以传动该第二同步伞形齿轮38;该第二同步伞形齿轮38又连动一成纵向的第三转向伞形齿轮39,而该第三转向伞形齿轮39又连动结合一摆锤60,该摆锤60能够随旋盘30或握柄50的旋动而成同步的左、右摆荡状态。这样,该摆锤60就等同于连动阻滞力的重力来源,同时也是使总体机构具有惯性摆动能量的动力来源。
此外,如图1、2和5所示,为了安全起见,底部基座20相对于前立杆41的位置可以固设一板体22,并于该板体22相对于前立杆41的运动路径上设有多个插定孔23,而前立杆41的内部则设有一受扳钮42控制的插定柱43;通过扳转扳钮42,可以使插定柱43下移而随机插入任一插定孔23中,从而使所有机构就此被锁固定位,进而有利于使用者上、下扭腰机10,而不至于发生意外事故。当然,当使用者站上定位后,随即可以向上扳转扳钮42,使插定柱43上移并脱离插定孔23的锁定状态,这样就可以操作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梁,未经王国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53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利用余热的锅炉
- 下一篇:一种水性树脂保温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