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高精度数控机床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6859.1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90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姚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运申制版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Q1/2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81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高精度 数控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高精度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在辊筒的外圆精加工中,现在普遍采用的是用磨床磨削。磨床磨削存在的问题有:
(1)、加工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不高,用电多。
(2)、磨削的表面质量有划伤等缺陷;受砂轮、磨削参数的影响,表面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型高精度数控机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高精度数控机床,包括高精度数控车床,其特点是:所述的车床的床身上安装有可移动的溜板,在溜板上并列安装有车刀架和磨抛加工机构,在车刀架上安装有车刀,磨抛加工机构包括安装在溜板上的电机和安装在电机主轴上的磨抛头,磨抛头由磨轮和套装在磨轮上的砂带圈组成。
所述的磨轮为高弹性硫化橡胶制品。
本实用新型改进型高精度数控机床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和特点:
1、加工效率高:
因为本机床加工时是用车刀去除多余的金属余量,本机床走一次就可车完0-0.8毫米的余量,余量大小不影响加工效率。磨床每次只能加工0.01毫米的余量,余量大小又影响加工效率。所以本机床的加工效率是磨床加工的3倍多。
2、节电、成本低:
本机床由于加工时间只是磨床的三分之一,机床的电机总功率是磨床总功率的三分之二,所以节电。
机床加工后产生的铁屑可以回收利用,磨床加工后产生的磨屑却不能利用。
3、环保:
由于机床加工后产生的铁屑可以回收利用,产生的废物是磨床磨削的三十分之一。
机床用的冷却液用量少,更利于环境保护。
4、产品质量稳定:
磨抛头具有磨削和抛光的双重功能,加工后产品的表面质量更好,没有划伤等缺陷,减少镀铜质量问题。
5、机床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
机床采用数控系统,实现全自动数字化加工。
6、柔性抛磨头还可以在加工时起到防振的效果。
7、车刀头和砂带为标准产品,更换方便迅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型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磨抛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配合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高精度数控机床,包括高精度数控车床本体1,车床的床身11上安装有可移动的溜板2,在溜板2上并列安装有车刀架3和磨抛加工机构4,在车刀架3上安装有车刀31,磨抛加工机构4包括安装在溜板2上的电机41和安装在电机主轴上的磨抛头42,磨抛头42由磨轮421和套装在磨轮上的砂带圈422组成。磨轮421为高弹性硫化橡胶制品。图1中所示,12为主轴箱,13为尾座,5为夹持在主轴箱与尾座之间的加工对象辊筒。
本实用新型的磨抛头加工是柔性的,减速震效果特优。磨抛头加工主要是消除车刀纹,提高加工表面的光洁度。磨轮不转动时,砂带圈可以轻松的从磨轮上取下。磨轮转动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砂带圈紧密配合,带动砂带圈打磨辊筒。车削和磨抛加工同时进行,既节约了加工时间,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对本实用新型1.5米改进型高精度数控机床与现有技术1.5米磨床的使用效果作了工作对比,其结果如表1、表2、表3、表4、表5所示:
表1、加工版辊质量比较:
表2、生产效率比较:
表3、成本比较(标准大版/支):
表4、设备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运申制版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运申制版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6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