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盾构进洞用基座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7166.4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06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诚;黄德中;杨启本;郑宜枫;戴仕敏;何国军;李章林;李鸿;谈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祖志翔 |
地址: | 20008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进洞 基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的盾构施工设施,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在工作井内洞门前的盾构进洞用基座,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盾构法隧道施工中,当盾构机掘进临近接收井时,就要准备盾构进洞接收设施的施工。在接收井的围护结构上一般都预留有封闭着的盾构进洞洞门,盾构进洞前该预留洞门的前下方就要安装接收基座,进洞时盾构机就由除去封门的预留洞门中抵达接收基座上。盾构基座一般置于工作井的底板上,除了用以安装和搁置盾构外,其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设置在该基座上的导轨,正确导向盾构的进洞,该导轨通常根据隧道设计轴线及施工要求来定位其平面高程、坡度等参数。
现有盾构进洞用基座一般采用钢结构,其虽然具有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的优点,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材料成本昂贵、制造工艺复杂、整体刚度相对较差的缺陷。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尚未有任何关于盾构基座方面的专利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施工工艺简单、成本经济低廉又能保证强度和刚度要求的盾构进洞用基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盾构进洞用基座,安装在工作井内洞门前的底板上,该基座包括有素砼基座、钢筋混凝土垫层和下垫层,该下垫层位于最下层,其上为钢筋混凝土垫层,再上为素砼基座,所述下垫层由现浇混凝土构成,所述素砼基座的上表面设有凹圆弧状的导轨面,该导轨面的圆心连线与盾构进洞轴线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盾构进洞用基座的素砼基座上表面导轨面的圆心角为60°~90°;所述下垫层也可以为现浇混凝土与回收混凝土块混合构成,在该下垫层中设置有两个盾构切割操作孔,该两个盾构切割操作孔相互平行且都垂直于盾构推进方向,其上方由下至上依次为钢筋混凝土垫层和素砼基座;所述基座还包括有由现浇混凝土构成的若干横撑和若干纵向支撑;该若干横撑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基座的两侧,其纵向与盾构推进方向垂直,该若干横撑一端抵贴着所述基座的侧面,另一端抵贴着工作井的内衬,所述横撑也可以部分为现浇混凝土结构,部分为钢支撑结构;所述若干纵向支撑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基座的一端,其纵向与盾构推进方向相同,该若干纵向支撑一端抵贴着所述基座的端面,另一端抵贴着工作井的内衬。
与目前现有的盾构进洞用基座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现浇混凝土结构,因此所述盾构进洞用基座材料成本低廉、施工工艺简单、结构整体刚度高;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盾构进洞用基座运用了多层结构,因而强度足以达到承接盾构机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横向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2和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示盾构进洞用基座安装在工作井内进洞洞门前的底板上,其包括有素砼基座2、钢筋混凝土垫层3、下垫层4、若干横撑9和若干纵向支撑10。所述盾构进洞用基座为多层结构,下垫层4位于最下层,其上为钢筋混凝土垫层3,再上为素砼基座2,换言之,自工作井底板向上依次为下垫层4、钢筋混凝土垫层3、素砼基座2。
所述素砼基座2的上表面设有凹圆弧状的导轨面1(见图2),该导轨面1的圆心连线与盾构进洞轴线相同,其用以引导和搁置进洞的盾构机,该导轨面1的圆心角β为60°~90°。
作为中间层的钢筋混凝土垫层3的作用是提高所述盾构进洞用基座的整体稳定性。
所述下垫层4由现浇混凝土构成,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其也可以由现浇混凝土与回收混凝土块混合构成以节约材料成本。在该下垫层4中设置有两个盾构切割操作孔5和6,该两个盾构切割操作孔5和6相互平行且都垂直于盾构推进方向,其上方由下至上依次为钢筋混凝土垫层3和素砼基座2,该两结构层均为无中断的整体。所述两个盾构切割操作孔5和6是为操作人员切割吊除盾构所设置的操作预留孔,其位置根据盾构切割的具体位置来确定。
为防止盾构机有侧向位移或者沿推进方向移动,所述盾构进洞用基座还设置了由现浇混凝土构成的若干横撑9和若干纵向支撑10。所述若干横撑9均匀地分布于所述盾构进洞用基座的两侧(见图3),其纵向与盾构推进方向垂直,该若干横撑9一端抵贴着所述盾构进洞用基座的侧面,另一端抵贴着工作井的内衬。所述若干横撑9可以为钢支撑结构,或者部分为现浇混凝土结构、部分为钢支撑结构。所述若干纵向支撑10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基座的一端,即尾端,其纵向与盾构推进方向相同,该若干纵向支撑10一端抵贴着所述盾构进洞用基座的尾端面,另一端抵贴着工作井的内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7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
- 下一篇:防垢封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