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引流管的医用导尿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7217.3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21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小飞;江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小飞;江丹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39/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3上海市徐汇区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引流 医用 导尿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的导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同时具有导尿、引流尿道内分泌物和尿道灌注冲洗、给药作用的带有引流管的医用导尿管。
背景技术
导尿管是临床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物品,目前常用的导尿管有二腔和三腔导尿管。二腔导尿管只具有尿液的引流作用;三腔导尿管是在二腔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液体冲洗腔,因此同时具有尿液引流和膀胱冲洗的作用。正常的尿道上皮细胞具有分泌功能会产生分泌物,特别是在尿道损伤或手术以后,损伤、缝合处的尿道处会有大量的渗血和分泌物产生,渗出物的积聚易导致感染的发生、影响损伤尿道的愈合进而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对于尿道损伤或手术的病人,及时有效的引流出分泌物必要时行灌注冲洗和局部给药对于尿道的愈合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二腔和三腔导尿管均不具有引流尿道内分泌物的功能。为弥补现有导尿管的不足,故进行了此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导尿管不能引流尿道内分泌物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引流管的的医用导尿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引流管的医用导尿管,由尿液导管、气囊管和气囊腔组成二腔导尿管,其特点是,在平行设置的尿液导管和气囊管外侧,从尿液导管和气囊管的头部分叉处至导尿管尾部的气囊腔近端呈环型包绕有一个引流管;在尿液导管和气囊管外侧形成一环形的引流管管腔;所述引流管在尿液导管和气囊管的头部分叉处收缩成圆形口为引流管的开口;所述引流管的管壁上开有多个椭圆形的引流孔。
所述的引流管的开口接有引流袋或负压引流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导尿的同时,引流出尿道内的分泌物;并可进行尿道的灌洗和局部给药,达到促进尿道的修复和愈合,提高尿道手术成功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带有引流管的医用导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有引流管的医用导尿管,由图1、图2所示,它由尿液导管1、气囊管2和气囊腔4组成二腔导尿管,其特点是,在平行设置的尿液导管1和气囊管2外侧,从尿液导管1和气囊管2的头部分叉处至导尿管尾部的气囊腔4近端呈环型包绕有一个引流管3;在尿液导管1和气囊管2外侧形成一环形的引流管管腔12;所述引流管3在尿液导管1和气囊管2头部分叉处收缩成的圆形口为引流管的开口7;所述引流管3的管壁8上开有多个椭圆形的引流孔5,引流孔的大小、多少和位置可根据需要引流的尿道位置进行裁剪。如需要进行尿道灌洗或尿道局部给药,可从引流管开口7处灌注冲洗液或药液,液体沿着引流管管腔12流动,从引流孔5中流出,到达要灌洗或给药的尿道周围,以达到治疗目的。
所述的引流管的开口7接有引流袋或负压引流球6,以达到收集引流液,如不需要引流可将引流管的开口7关闭,即可当普通的二腔导尿管使用。
在图1、图2中,9为为尿液导管管壁,10为气囊管管腔,11为气囊管管壁,13为尿液导管管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小飞;江丹,未经宋小飞;江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72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粉煤燃烧炉的高位设置的分开的过燃烧空气系统
- 下一篇:背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