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RFID防伪瓶盖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7505.9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71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徐良衡;陈德秋;王宗国;严玉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旦天臣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1/24 | 分类号: | B65D51/24;B65D4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冯 珺 |
地址: | 20043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防伪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料包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涉及一种RFID防伪瓶盖。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伪造名酒,尤其是高档名酒可以牟取巨额利润,不断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通过伪造名酒包装,制造销售伪劣假酒。而各个酒类制造商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都采用各种防伪技术手段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保护。在瓶盖的防伪方面,目前较常用的手段是破坏性防伪,即瓶盖在开启后局部或完全破坏,防止瓶盖被回收利用从而起到防伪的目的。然而采用这种防伪方式,由于瓶盖被破坏,失去了原有的密封性,消费者无法再次正常地盖上瓶盖,给使用带来了不便;而且现有的瓶盖破坏设计基本都需要改动原有瓶体的设计,投入较大;更严重的问题是,随着模具加工技术的成熟,不法分子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直接仿冒生产完好的真品瓶盖用于假酒的包装,使得单纯的结构防伪效果大大降低。
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利用RFID技术的唯一性,恰恰弥补了上述缺陷,但是如何防止RFID标签本身被非法转移利用成为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着重于上述几方面进行突破,采用结合RFID标签的瓶盖设计,在方便现有各种瓶体上直接使用的同时,达到开瓶时RFID标签能够被破坏,但又不妨碍瓶盖的密封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RFID防伪瓶盖,在瓶盖被开启时,具有唯一编号的RFID标签被破坏,防止瓶盖被仿冒或者回收利用,而瓶盖本身可以继续使用,达到对瓶中液体密封性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RFID防伪瓶盖,其包括外盖、RFID标签单元、止退层(可为密封塞),所述RFID标签单元、止退层位于外盖内,止退层位于RFID标签单元下方、用以密封瓶口;所述RFID标签单元的主体为一标签层;该标签层通过边缘的固定机构与所述外盖的顶部固定连接,其一侧设置一RFID标签;所述标签层的中心设有通孔,其间设置顶升杆;该顶升杆与所述标签层通过一连接机构连接,以使顶升杆可与标签层同时转动;在瓶盖开启时顶杆升起,可通过上述通孔将所述RFID标签破坏;所述顶升杆位于所述RFID标签下方;所述止退层中部设置一空腔,空腔内有螺纹;所述顶升杆设置于该空腔内,顶升杆在所述空腔内的部分设有螺纹,可与所述空腔的螺纹配合;所述止退层通过其与瓶口的摩擦力确保瓶盖在开启时相对瓶体相对静止;所述标签层下侧设置有推进机构,在瓶盖再次旋紧后,由推进机构施加压力,确保止退层与瓶口紧密接触、使之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标签层下侧、与所述止退层接触处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推进机构,在瓶盖再次旋紧后,由第一推进机构施加压力,确保止退层与瓶口紧密接触、使之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标签层下侧设置至少一第二推进机构;所述止退层在与该第二推进机构的相应位置设置凹槽;第二推进机构通过凹槽在瓶盖旋紧的时候带动止退层一起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止退层在与瓶口接触处设置为斜口,使止退层与瓶口紧密结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盖的中上部设置有限位机构,在开启瓶盖时该限位机构将止退层打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盖通过中下部设置的螺纹相对瓶口旋动,外盖的螺距小于止退层中部空腔的螺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升杆与标签层的连接机构为一薄连接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止退层为密封塞,密封塞的主体为塞体,同时包括设置在该塞体上的扭臂,该扭臂的上部为空腔;该扭臂为所述确保止退层与瓶口密封的推进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盖封紧瓶口时,瓶口在所述密封塞塞体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密封塞塞体可在该凹槽中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止退层中部的空腔内设置竖直条纹及嵌件,确保嵌件可以上下滑动的同时相对止退层没有转动;嵌件中心有内螺纹,带螺纹的顶升杆可在内螺纹中的旋转达到向上滑动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升杆顶部设计成尖顶形状。在RFID标签的中心区域有预留的切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瓶盖被开启时,具有唯一编号的RFID标签被破坏,防止瓶盖被仿冒或者回收利用,而瓶盖本身原有的气密性未被破坏可以继续使用,达到对瓶中液体密封性的要求。而且瓶盖的防伪破坏结构均集成在瓶盖内部,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现有大多数的瓶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旦天臣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旦天臣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75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动车电瓶防盗安全装置
- 下一篇:桶装饮用水一次性使用聪明盖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1-00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封口
B65D51-02 . 用于罐、铁盒或类似的液体用容器的松散接合的而不带使容器有效密封的装置的盖或罩
B65D51-14 . 适用于与容器口保持密封接合的刚性圆盘或球形构件,如储罐的封口盘
B65D51-16 . 带有通空气或气体的装置
B65D51-18 . 带有保护性帽状外盖的封口的配置或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封口的配置
B65D51-24 . 与用于非封闭用途的辅助装置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