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性滚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7816.5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06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水康;叶正辉;刘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65G39/08;B65G3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丹莉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滚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轮,尤其涉及一种磁性滚轮,属于钢管初定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加工领域,经常需要对钢管的端面进行倒棱处理。例如,钢管厂的油井管生产线在对钢管进行车丝加工之前,就要先行倒棱处理该钢管的端面。如图1及图2所示,该工艺过程一般如下:待加工钢管7从上一工位经步进输送装置运行到倒棱机前的预定位装置后,由输送装置8驱动的输送滚轮1将该钢管轴向输送接触到预定位挡板9,预定位推杆10由油缸控制。为了缓解运动冲击,当钢管7轴向定位时,预定位挡板9首先在该钢管的带动下进行回缩位移,然后其再在油缸的作用下缓慢伸出,定位好以后的钢管7再由输送装置8运送到倒棱工位。随后,在此工位上先由定心卡16先夹紧钢管7,接着再由浮卡17进行夹紧,然后定心卡16与浮卡17两卡爪锁紧,最后再由刀盘15沿轴线推进对该钢管进行倒棱加工。
但是,在上述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倒棱机的倒棱精度不高、难以掌控的问题,实际的倒角值一般都存在较大偏差。显然,在倒棱机工作时,刀盘15的进给曲线是事先设定好的。这样,待加工钢管的轴向位置即成为决定倒棱起始点和长度的关键因素,因而倒角偏差的出现完全是由该钢管轴向定位精度的缺失造成的。就上述加工实例而言,经分析预定位挡板9推出钢管7时的精度很高,误差不会超过0.1毫米;至加工工位时钢管7的轴向误差主要由步进梁传动所造成,其误差也可控制在0.5毫米以内;而钢管7在初定位辊道上缓冲后再由预定位推杆10推出时,由于钢管的惯性运动,常常会产生3~5毫米的定位误差,毫无疑问这将对倒棱的加工精度产生很大影响。
再请参阅图3、图4,它们分别为现有技术中的输送滚轮组装示意图和滚轮示意图。这种滚轮组结构是由电机经蜗轮18、蜗杆减速后驱动滚轮1旋转,其中滚轮1的内部为铁芯14,它的外侧包覆一层聚氨酯13。发明人进一步分析并指出,这种滚轮结构或者与之类似的其他现有结构,根本无法回避因钢管的轴向惯性运动位差而导致的倒棱精度不高的问题。因此,亟需对现有的滚轮结构予以科学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紧凑、设计合理可靠、使用及维护方便的磁性滚轮,在钢管倒棱加工时其能够有效地控制钢管的轴向运动位差,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倒棱加工处理中普遍存在的加工精度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如下:为了尽量克服由于钢管的惯性产生的轴向位移,并且考虑到不应额外增加对动力装置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等需求,同时也应有利于装卸、日常检修的使用,发明人将现有滚轮改进设计为磁性滚轮。首先,将传统的、一体化的滚轮设计为分体结构;然后,在采用分体式结构的新滚轮的内部安装磁性部件,此外还可以在该磁性部件的外侧再增设由非磁性材料(如Al等)制成的部件进行隔磁处理,这样就更能够对整个磁场中的磁力线进行引导优化布局。通过一次磁化以及二次隔磁的双重作用之后,形成了较强的磁力作用,进而可对通过该滚轮上的钢管施加引力,使其在传送、加工过程中运行平稳,原先因惯性运动产生的轴向位移得以有效控制或彻底消除,从而可以保证钢管的预定位精度以及倒棱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磁性滚轮,包括本体,该本体沿轴向呈分体结构并至少包括两个分体,所述分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磁性滚轮还包括:一连接部件,用于将所述分体固连成一体;一紧固部件,其装设于所述本体内,用于将该磁性滚轮固装于主轴上;一磁性部件,其套装于所述紧固部件上,并设于所述分体之间的容置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磁性滚轮还包括一隔磁部件,其固装于所述本体内并设于所述磁性部件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隔磁部件的材料为非磁性材料。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滚轮面呈V字型,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分体及第二分体,所述连接部件为至少两对相适配的螺杆及螺母,在第一分体及第二分体上分别开设有与该螺杆及螺母相适配的安装孔以通过该连接部件将其固连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磁性部件的外环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件相适配的配合部以将该磁性部件卡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配合部为至少两个与所述螺杆的外弧线相配合的弧形缺口。
优选地,所述紧固部件包括套筒及端盖,在所述套筒的一端部设有凸缘,在该凸缘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并在与凸缘相触接的第一分体上开设有与该安装孔相适配的螺孔;所述端盖装设于套筒的另一端部,在该端盖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并在与端盖相触接的第二分体上开设有与该安装孔相适配的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78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应用程序的打开方式
- 下一篇: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