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嗓音练声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8161.3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516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叶庆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庆高 |
主分类号: | G09B15/00 | 分类号: | G09B15/00;A63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嗓音 声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乐器材,是一种练嗓子用的嗓音练声带。
背景技术
练声有一定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练声会厌会打开与咽部形成 管状,这样的状态符合科学的发声原理,可提高发声效率,以往初学 者一般都是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用声音来带动发声状态,没有好 的老师学生就掌握不了。
自从1994年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发明了嗓音健练声带,改变 了历史状况,创立了状态训练法,第一次用外界条件控制人的发声状 态来练声,为没有老师指导时,学生也能用练声带练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发明人在第一代练声带问世十几年来,对练 声带使用实践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后,发现原来练声带的刚性设计, 在张大口练习中带体与人体有移动磨擦,必须改进设计保留原练声带 的科学原理,进一步完善结构。使用柔性材料制作带体,并保证在使 用时带体与人体不产生移动摩擦。
所以在设计上取消了软皮包边,并只把一小段塑料片衬在练声带 与人体颈后部接触的头骨下,用以缎练脑后摘劲,其余部分用布片制 作,这样效果更好,又节约了塑料材料资源,使产品更环保。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特点为:一条扁平的带子, 整个带体由双层布片或仿皮缝制,带体的中间有一段为支承段,内衬 半硬塑料片,以增强弹性,支承段二边带体自然延长,一边较长,一 边较短,短的一端缝有日字型接头。
使用时让带体的支承段,按在人颈后部头骨下,二边向前围起, 让较长的一边围住下巴。与短的一端接头连上,即可练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您使用它作连续张大口练习时,由于颈后 部支承段较硬,增加了弹性反力,从而使张口更吃力,这样就锻练了 “脑后摘劲”,使发声能力增大。还能锻练咽喉部各有关肌肉群,达 到消除,声带疲劳,恢复失音的效果。同时由于带体围住下巴,使下 巴不能自行动作,只能用气息来发声,自动避免了错误的发声方法, 会厌就会打开,习练日久,会在咽部形成管状这样您就形成了科学发 声的状态,且由于人嗓肌肉的非随意性,锻练以后,当您不用练声带 时,也能保持这样的状态来发声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
具体实施
以下结合图形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 正视图与左视图。可见它是由二条,长条形布片或仿皮缝制而成,带 体中间有一支承段,2,局部剖视提示里面衬有弹性塑料衬片。图2 为衬片示意图,长度以双耳间距为准,高度与带体相等,上边的二边 有3毫米倒角,下边呈2毫米深的凹弧形,这样的形状,使带体在应 用时可增加整体的稳定性。带体的宽度因人而异,一般在二个手指的 宽度左右。
支承段二边自然延长时一边较长如图中的1,一边较短如图中的 3,在3的一边缝有日字型接头4,图3为日字接头示意图。注:(图 中布片厚度视为零长度与宽度比例不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其结构由如上所述的 实用新型,柘展而来其特点是支承段二边自然延长时,相等延长使3 等于1,带体整体是中心线对称二边缝有正反尼龙粘扣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庆高,未经叶庆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81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电影沙盘互动集成系统
- 下一篇: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