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电隔离安全栅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8766.2 | 申请日: | 200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38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龙得云;龙波;余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得云 |
主分类号: | G01D5/12 | 分类号: | G01D5/1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 勇 |
地址: | 410014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隔离 安全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配电隔离安全栅。本配电隔离安全栅,可以广泛用于冶金、电力、石化、轻工、建材、环保等各行各业。凡根据需要,将生产现场的各种不同的物理量,例如温湿度、压力、液位、流量,还有速度、行程、重量、电压和电流等,转化成为能够让计算机接收处理的信息,都可以使用创新型设计的二线制配电隔离安全栅,它是工业自动领域的核心部件,是数据采集环节上的万能接头。
背景技术
工业自动控制中的数据采集环节,由于技术发展的不同,它所构成的要素和标准也是各种各样,种类繁多。一般来说,先由国际上著名公司如美国ABB,德国西门子和日本索尼公司等在前面领跑,其它的在后面紧追。国内在这个行业领域犹为落后,80%以上的中、大型自控系统均直接选用昂贵的进口设备,只有20%使用国内仿制的便宜产品。国外数据采集远传方式有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和补偿导线等,国内也同样有这几种标准,因此而派生出来的传感变送器更是品种繁多,使用户难以适从。
传统配电器的精度,国外0.2%~0.3%,国内0.25%~0.5%,配电电压降ΔU国内外均为10V(18.5V~28.5V)。本配电隔离安全栅精度为0.05%~0.1%,配电压降ΔU=0.8V(19.0V~19.8V)。综合工业过程自动控制的数据采取环节需要测量许多不同的物理量,通常包括有压力、液位、重量、温湿度、流量、电量等等。因不同物理量间的远传方式不同,则又分为二线制(压力配电器),三线制(热电阻温度变送器),补偿导线(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四线制(电量变送器)。从节约投资与节约能源来讲无疑二线制是最好,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它所占用的市场份额却又是最少的,仅用在那些要求不高,测压力、液位的场所,这又是为什么呢?主要是传统配电器的性能普遍做不高,而三线制、四线制、补偿导线等所使用变送器精度国外能做到0.1%,国内也有0.15%~0.2%,它们所使用的电源是另外供给的,没有压降的问题。正因为和传统二线制配电器相比具有性能高的优点,所以它的市场占有份额反而逐步在增长,甚至一些著名的厂家如ABB公司就已不生产配电器类似的产品,而完全用三、四线制的各种类型变送器代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电隔离安全栅,该配电隔离安全栅在采用二线制的同时可以达到高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配电隔离安全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正负电源形成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调制频率整形电路、配电电压形成电路、信号采集器、I/I转换放大驱动器和隔离整流输出电路;所述的正负电源形成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调制频率整形电路和配电电压形成电路依次串接后输出电压到现场传感器;所述的I/I转换放大驱动器的一端通过第一变压器(即图1和图2中的F1)与调制频率整形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的I/I转换放大驱动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变压器(即图1和图2中的F2)接隔离整流输出电路;所述的信号采集器接入来自现场传感器输出的电流信号,其输出端接所述的I/I转换放大驱动器的信号叠加端。
所述的信号采集器采用镜像电路;该镜像电路的一个镜像端接现场传感器输出的电流信号,另一个镜像端接所述的I/I转换放大驱动器的信号叠加端。
所述的镜像电路由2个NPN型的三极管T2和T3组成,三极管T2和T3的b极短接,三极管T2和T3的e极均接地,三极管T3的b和c极短接并接现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三极管T2的c极接I/I转换放大驱动器的信号叠加端。
所述的I/I转换放大驱动器为: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副边的一端通过第一二极管(即图2中的DS3)接第二变压器的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副边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二极管(即图2中的DS4)接第二变压器的另一端,第一变压器副边和第二变压器原边的抽头间并联有电容和变阻器,第二变压器副边的抽头引出所述的信号叠加端。
所述的正负电源形成电路的采用2个运算放大器分别输出正、负参考电压。
所述的调制频率整形电路采用TCA965芯片。
所述的配电电压形成电路通过第三变压器(即图1和图2中的F3)与调制频率整形电路相接;所述的配电电压形成电路的输出级电路采用7820芯片。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得云,未经龙得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8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铁心夹紧结构
- 下一篇:一种液体制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