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燃料自动气化燃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9463.2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70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傅学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学正 |
主分类号: | F23D11/24 | 分类号: | F23D11/24;F23D11/44;F23D11/40;F23D11/46;F23D11/36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雨湖区创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左祝安 |
地址: | 411228湖南省湘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燃料 自动 气化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装置,特别是一种液体燃料自动气化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是在本申请人在先专利申请的改进(专利号:200720065078.7/高效液体燃料汽化燃烧装置)。该在先专利申请包括气室、气化室、燃烧室、燃烧筒、气室筒体、紧火罩、气孔、支撑垫、气化罐、燃料释放孔、隔板、连通孔、燃料输送管、通风管道、喷嘴,气化罐由隔板隔开成多个气化室,气化罐设置热交换介质。上述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1)热量由气化罐壁传入气化罐,气化罐对燃料的气化能力较弱;(2)燃料气化温度低,燃烧效率和热效率较低;(3)燃料与空气混合区域主要在气化罐径壁,抗风(过氧)能力差;(4)燃料喷嘴易于堵塞,维护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燃料自动气化燃烧装置,它既可大幅度增强燃烧装置的气化能力,又可提高燃料气化温度、燃烧效率和热效率,增强抗风(过氧)能力,还性能稳定、便于维护和检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液体燃料自动气化燃烧装置,其燃烧筒的上缘口成水平方向延伸成一环形凸边,环形凸边的上面活动连接紧火罩,环形凸边的外周套接气室筒体,气室筒体底部连接通风管道,燃烧筒的径壁设有气孔,燃烧筒的底部中心设有气化罐,气化罐的中心设有燃料输送管,该燃料输送管的进料端设有控制阀,气化罐内腔设有隔板及由隔板组成的气化室,隔板上设有燃料释放孔,气化罐的径壁设混气孔,气化罐底部设有泄液孔,气化罐与燃烧筒内底之间设有支撑垫。
为了实现结构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还有:
气孔的孔径由上而下逐渐减小,上部的气孔与燃烧筒的径壁相切且向上倾斜,下部的气孔与燃烧筒的径壁相切且向下倾斜。
燃料输送管在燃烧室和气室内为竖直设置。
燃料输送管的控制阀内端设有流量限量调整螺钉。
隔板设一层。
隔板设二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气化罐内腔设置隔板,气化罐隔板上设置燃料释放孔,气化罐的径壁设混气孔,气化罐底部设有泄液孔,燃料输送管在燃烧室、气室及通风管道内竖直设置,该燃料输送管进料端设有控制阀,燃料输送管的控制阀内端设有流量限量调整螺钉技术解决方案,克服了气化罐气化能力弱,燃料气化温度低,燃烧效率和热效率较低,抗风(过氧)能力差,燃料输送管喷嘴易于堵塞,维护不方便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1)气化罐的气化能力大幅度增强;(2)燃料气化温度高,燃烧效率和热效率高;(3)燃料与空气混合区域主要在气化罐上部,抗风(过氧)能力强,便于调节和使用;(4)油路不易堵塞,结构简单,性能更加稳定,便于维护和推广。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合饮食行业用灶具和锅炉等设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燃料自动气化燃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气化罐一层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气化罐二层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室,2、气化室,3、燃烧室,4、燃烧筒,5、气室筒体,6、紧火罩,7、气孔,8、支撑垫,9、气化罐,10、燃料释放孔,11、混气孔,12、隔板,13、泄液孔,14、燃料输送管,15、控制阀,16、流量限量调整螺钉,17、通风管道,18、环行凸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学正,未经傅学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9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记录介质用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以及光记录介质
- 下一篇:过路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