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名优茶的高温定形冷却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9603.6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90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汪智利;汪在中;余利发;张开;庄玲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汪满田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5200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名优 高温 定形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茶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名优茶的高温定形冷却机。
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定形大都在多道工序的干燥过程中完成,待自然冷却后进行包装。对于条索紧结型绿茶而言,采用现有技术手段自然而缓慢的冷却过程会使其已紧结的条索松散,不利于观赏,且缓慢的冷却过程无法适应现代化生产线配套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条索紧结型绿茶的定形生产中,采用现有技术手段自然而缓慢的冷却过程会使其已紧结的条索松散,不利于观赏,不利于现代化生产线配套作业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保证茶叶定形质量的适用于名优茶生产线作业的高温定形冷却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名优茶的高温定形冷却机,包括由进茶斗、烘箱箱体、摊叶链板、常温输入设备、高温输入设备、散热设备构成,其中,所述进茶头与所述烘箱箱体相连,所述烘箱箱体底部设有摊叶链板,中部与所述常温输入设备相连接,顶部与所述高温输入设备相连接,所述所述高温输入设备顶部设有所述散热设备。
所述烘箱箱体为类似链板式烘干机的结构,箱体分隔为上作业区和下作业区。
所述上作业区和下作业区温度相差近100℃。
所述烘箱箱体的上、下两个作业区采用两种供风输入装置,并在两作业区之间用散热设备把上下隔开。
所述常温输入设备为由吸风电扇和输风管组成,与烘箱箱体的下作业区相连。
所述高温输入设备由高温热风炉和输风管组成,与烘箱箱体的上作业区相连。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在条索紧结型绿茶的定形生产中,采用现有技术手段自然而缓慢的冷却过程会使其已紧结的条索松散,不利于观赏,不利于现代化生产线配套作业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茶叶从高层流往低层的过程中,在高层被引入较高温度的热风升温,后在低层工作区受引入的冷风作用,迅速降温冷却,茶叶条索骤冷紧缩,冷却后的茶叶便于包装储藏。克服了自然而缓慢的冷却使茶叶的条索松散,且缓慢的冷却过程不适用于生产线配套作业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名优茶的高温定形冷却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茶斗;2、烘箱箱体;3、摊叶链板;4、常温输入设备;5、高温输入设备;6、散热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名优茶的高温定形冷却机,包括进茶斗1、烘箱箱体2、摊叶链板3、常温输入设备4、高温输入设备5、散热设备6。烘箱箱体2内分上下两个工作区,上区通过高温输入设备5引入120-150℃的高温,下区通过常温输入设备4引入28℃左右的常温,两作业区之间通过散热设备6把余热抽除,茶叶从进茶斗1进入摊叶链板3,自上而下流动,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完成茶叶的紧缩定形。茶叶最后一道工序采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基本上能满足茶叶生产工艺的要求
要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名优茶的高温定形冷却机,包括进茶斗1、烘箱箱体2、摊叶链板3、常温输入设备4、高温输入设备5、散热设备6。所述的烘箱箱体2为类似链板式烘干机的结构,箱体分隔为上下两作业区,上作业区引入超高温热风,下作业区则引入常温空气,在两作业区之间安装散热设备6,茶叶在其中的链板上自上而下流动,先后通过两作业区完成紧条定形及冷却过程,最后从机体底部一端流出。所述的常温输入设备4为由吸风电扇和输风管组成,与烘箱箱体2的下作业区相连。所述的高
温输入设备5由高温热风炉和输风管组成,与烘箱箱体2的上作业区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汪满田茶业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汪满田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96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