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式、单作用、球接头地震救援液压千斤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9916.1 | 申请日: | 200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26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保;盛定高;卜云峰;孙杰;徐国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B66F3/2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2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作用 接头 地震 救援 液压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千斤顶,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式、单作用、球接头地震救援液压千斤顶。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液压千斤顶为了携带方便,采用泵阀缸一体化结构,当野外作业,如汽车更换轮胎时很方便,但是当地震时,房屋倒塌,人被压在倒伏的断壁下,情况复杂,空间狭小,出现很多问题:
1、在比较窄的空间下,千斤顶放不进去。
2、千斤顶的手柄施展不开。
3、千斤顶放进去了,打滑找不到支点。
4、千斤顶找到支点了,但受力集中,因害怕将整块墙壁顶裂,而不敢使用千斤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单作用、球接头地震救援液压千斤顶,克服上述缺点,提高地震救援效率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千斤顶包括泵站和油缸体,其特征在于:泵站通过软管连接油缸体的油管接头,油缸体的活塞杆上安装活塞杆球头。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单作用、球接头地震救援液压千斤顶中,活塞杆球头上通过球孔安装顶板。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单作用、球接头地震救援液压千斤顶中,顶板由方型块通过圆柱销和销孔组装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单作用、球接头地震救援液压千斤顶中,顶板上通过相互错开的顶爪孔安装顶爪。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单作用、球接头地震救援液压千斤顶中,在油缸体的后盖上可安装后盖球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单作用、球接头地震救援液压千斤顶中,油缸体为单作用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单作用、球接头地震救援液压千斤顶中,油缸体采用一头球头连接,另一头平面连接或两头皆为球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该千斤顶采用泵站油缸分离,油缸体积小可以放进很狭小的空间,泵站放在外面(手柄当然也在外面)用软管与油缸联接,这样就解决一般千斤顶放不进狭小空间的难题。
2、油缸采用单作用,简化结构,提高强度,油缸可以是单级或多级。
3、该千斤顶采用球接头,可适应狭小的空间内断壁与地面的任意角度,支点灵活。
4、顶板采用方型块用圆柱销组装,在狭窄的空间内可小可大,防止受力集中将整块墙壁顶裂危及人身安全。
5、顶板上有顶爪,可防止顶板打滑。
附图说明
图1为单球头型千斤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球头型千斤顶结构示意图。
图3为顶板组装图。
图4为顶板与顶爪组装图。
图5为顶爪图。
图中:1油缸体,2油管接头,3球接头,4顶板,5顶爪,6泵站,7圆柱销,8销孔,9顶爪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该千斤顶包括泵站6和油缸体1,其特征在于:泵站6通过软管连接油缸体1的油管接头2,油缸体1的活塞杆上安装活塞杆球头3。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单作用、球接头地震救援液压千斤顶中,活塞杆球头3上通过球孔安装顶板4。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单作用、球接头地震救援液压千斤顶中,顶板4由方型块通过圆柱销7和销孔8组装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单作用、球接头地震救援液压千斤顶中,顶板4上通过相互错开的顶爪孔9安装顶爪5。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单作用、球接头地震救援液压千斤顶中,在油缸体1的后盖上可安装后盖球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单作用、球接头地震救援液压千斤顶中,油缸体1为单作用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单作用、球接头地震救援液压千斤顶中,油缸体1采用一头球头连接,另一头平面连接或两头皆为球头连接。
工作时,先观察救援空间的大小,测算千斤顶的放置空间;若采用双球头型,首先将下顶板根据允许的空间大小组装好放进去,再将油缸放进去,球头顶在下顶板的球孔中;然后确定上顶板的位置,使顶爪陷入墙壁凹孔,用软管将油缸与泵站相连,放入上顶板,开动泵站,送入液压油,使油缸活塞杆球头顶进上顶板球孔中,顶爪陷入墙壁凹孔固定顶板,根据需要送入液压油控制活塞行程即控制顶出的空间,从而将被墙壁压住的人解救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未经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99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