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流型砖坯出口衬套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0095.3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77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志远 |
主分类号: | B28B3/26 | 分类号: | B28B3/2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 2425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 砖坯 出口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砖挤出口的衬套,具体地说,是一种分流型砖坯出口衬套。
背景技术:
以前,制砖挤出口主要采用木模,在木模内钉上铁皮,使得出口内的泥条润滑、制出的砖坯光滑,但需要向铁皮内壁注入水或油起润滑作用,以改变砖坯外表粗糙或外形尺寸不标准等弊端,但注油工艺不易掌握且成本较高。因此,公开号为CN2796993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砖挤出口的内衬装置”,它以塑料为原料经模塑制成,其形状大小与木制挤出口相匹配,装置的各个内表面是光滑的平面,替代了木出口内部的铁皮,省去了注水或注油工序,但其存在弊端是,由于装置的各个内表面是光滑的平面,泥连续从装置的大开口端进入由小开口端挤出时,在装置的内表面不易朝四个角的方向分散,导致挤出的砖坯缺边少角的现象较严重,因此砖坯的合格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型砖坯出口衬套,采用本衬套,可改变砖坯缺边少角的现象,从而可大大提高砖坯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分流型砖坯出口衬套,所述衬套本体的形状大小与木制挤出口相匹配,在衬套本体的入口端设置有外翻折边,所述衬套本体的各内壁设置有可将泥条朝衬套的四个角分流的导流凸棱。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衬套本体采用塑料制成。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衬套本体的各内壁设置有导流凸棱,可将进入衬套本体内的泥条朝衬套的四个角分流,使得挤出的砖坯棱角分明,杜绝了砖坯缺边少角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砖坯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1 衬套本体,2 入口端,3 出口端,4 外翻折边,5 导流凸棱。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2,本实施例的分流型砖坯出口衬套,衬套本体1采用塑料经模塑制成,其形状大小与木制或铁制挤出口相匹配,衬套本体1具有入口端2和出口端3,入口端大于出口端,在衬套的入口端2设置有外翻折边4,当衬套本体安装在制砖设备的挤出口内时,外翻折边4用作定位。本实用新型衬套本体1的各内壁设置有导流凸棱5,导流凸棱5的个数不限,可将进入衬套本体内的泥条朝衬套的四个角方向分流,使得挤出的泥条棱角分明,杜绝了砖坯缺边少角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砖坯的合格率。工作时,泥连续由入口端2进入衬套本体1内,经导流凸棱5的导流,朝衬套内的四个角方向分流,并由出口端3被挤出,最后将挤出的砖条切成所需大小的砖坯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志远,未经姜志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0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浆搅拌试验机
- 下一篇:立式陶瓷注射机的射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