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极管快速转移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0179.7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75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吕全亚;陈海林;沈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新区佳讯电子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77 | 分类号: | H01L21/67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观 |
地址: | 21302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极管 快速 转移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器件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装备,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在生产流水线上快速转移二极管半成品的模具。
背景技术
二极管生产流水作业中,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这些工序并不是在一个模具上完成,例如二极管的组装、组装后的焊接、焊接后的清洗、清洗后上胶等都是在不同的模具上进行作业的。每天每个工人要将上百万只二极管从前道工序模板转移到后道工序模板中,又费时,又费力;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电子元器件微型化的时代,这对二极管生产各工序中的转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人在二极管生产工序间转移二极管的传统方法是:将后道工序的模板和前道工序的模板相对倾斜成45度左右,使前道工序模板中最下方的一排二极管管脚准确对位于后道工序模板的孔中,然后翻转前道工序模板,使前道工序模板中的所有二极管管脚顺势滑落在后道工序的模板孔中;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最大的弊病是无法用在微型二极管生产过程中,原因是当前道工序模板翻转时,由于微型二极管半成品重量轻,管脚细,它不能准确地滑落到后道工序模板孔内,造成转移时二极管半成品散落在模板外或二极管半成品管脚弯曲变形;因此有必要研究设计一种高效、快速而且能够适用于微型二极管生产流水线用的二极管转移模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快速而且能够适用于微型二极管生产流水线用的二极管转移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极管快速转移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还包括第一模板座、第二模板座和模板挡框,第一模板座、第二模板座和模板挡框均为框架且依次装连,第一模板座的边框内侧有台阶,第一模板放置在第一模板座的台阶上;第二模板座上方的边框内侧也有台阶,第二模板放置在第二模板座的台阶上。
上述第一模板座的下方置有撑脚,模板挡框的上方置有撑脚。
上述第二模板座包括上模板座和下模板挡框;上模板座置于下模板挡框的上方,上模板座和下模板挡框由支柱相连接。
第一模板座与第二模板座中的下模板挡框用铰链铰接;第二模板座中的上模板座与模板挡框用铰链铰接。
第一模板座、第二模板座和模板挡框可以是长方形框架。
第一模板座的铰链与第二模板座的铰链均位于框架的同一侧的同一垂直位置。
第一模板座的铰链侧的对边边框的外侧置有搭扣式铰链。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座放置前道工序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座放置后道工序的第二模板,依靠外侧铰链使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准确定位,并用搭扣式铰链锁紧整个模具组合,模具整体可翻转,可使二极管半成品从第一模板中准确地落入第二模板的各孔中;它能简便、快速地进行前、后道工序模板的二极管半成品的转移,特别适用于微型二极管生产流水线上。此外,由于本二极管快速转移模具的第一模板座、第二模板座和模板挡框可以制成一次容纳若干块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尺寸规格,因而一次翻转操作,可以使若干块第一模板内的二极管落入若干块第二模板的孔中,可以对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二极管组件的转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置有三块第一模板1的第一模板座3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置有三块第二模板2的第二模板座4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和A-A剖视示意图;二极管快速转移模具,包括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还包括第一模板座3、第二模板座4和模板挡框5,第一模板座3、第二模板座4和模板挡框5均为框架且依次装连,第一模板座3的边框内侧有台阶3-1,第一模板1放置在第一模板座3的台阶3-1上,第二模板座4上方的边框内侧也有台阶4-1,第二模板2放置在第二模板座4的台阶4-1上。
由于二极管的两端有较长的管脚,所以第一模板座3的下方需置有撑脚3-2,模板挡框5的上方也需置有撑脚5-1。
第二模板座4包括上模板座4-2和下模板挡框4-3;上模板座4-2置于下模板挡框4-3的上方,上模板座4-2和下模板挡框4-3由支柱4-4相连接。
图3是图1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第一模板座3、第二模板座4和模板挡框5依次装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新区佳讯电子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新区佳讯电子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梳料转换模
- 下一篇:一种防划伤薄板传输用三角导板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