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盘型双刀头深孔深槽切削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0186.7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96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孙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B27/06 | 分类号: | B23B27/06;B23B27/08;B23B27/18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坤明 |
地址: | 22114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双刀 头深孔深槽 切削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刀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或镗床等,用于镗销深孔、深槽的圆盘型双刀头切削刀具。主要用于对液压油缸、气缸缸体等套筒类零件中的密封槽、导向槽、卡键槽等部位的切削加工。特别适用于深槽、宽槽的加工。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床上加工深孔、深槽时,大都采用传统的焊接刀或机夹刀。焊接刀的刀杆为锻造件,使用时,在刀头部位铣出刀槽,将刀头焊接在刀槽内。由于刀头的实体部分比较小,刚度较差,在切削深槽、宽槽时,特别是在距端面较深的深孔内切槽,刀杆容易产生振动,造成槽底加工面粗糙度差,影响密封性能,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崩刃、栽刀,造成工件报废。目前使用的机夹刀,因为压刀结构部分实体较小,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深孔、深槽切削刀具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刚性好、振动小、加工面精、使用方便、工效高的圆盘型双刀头深孔深槽切削刀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圆盘型双刀头深孔深槽切削刀具,包括刀头、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与刀杆为分体式,即刀头焊接在刀体上,刀体通过螺母和销安装在刀杆上;所述的刀杆为带双台阶的圆柱体,与刀体连接的圆柱体端部制作外螺纹,另一端根据机床的压刀装置相匹配;所述的刀体为圆盘形,其中段的大圆柱上按180度对称制作两只刀窝,刀头焊接在刀窝中;刀体的内孔套装在刀杆一端的圆柱上,两者用螺母固定;所述的刀体与刀杆之间对称配合制作两只销孔,销紧配合安装在该销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刀体采用圆盘结构,有效的提高了刀体实体尺寸,增加了刀体承受切削力的能力,使用中可以有效的避免因刀体刚度不够而产生的振动,从而达到避免崩刃、栽刀,造成工件报废现象的发生。
2、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一个刀头磨损或崩刃,可以另一刀头还可以继续使用。减少换刀时间,提高产量。
3、由于采用定位销辅助支撑,既可以防止刀体旋转,提高刀具的整体刚度。
4、采用刀体与刀杆分体的结构,即使刀体报废,刀杆仍可使用,节约成本。
5、与机夹刀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灵活。
6、一般工厂都可自行制作,不需到专业刀具厂定做,制作周期短、价格低,经济效益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刀杆,2、销,3、刀体,3-1、刀窝,4、螺母,5、刀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圆盘型双刀头深孔深槽切削刀具,包括刀头5、刀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5与刀杆1为分体式,即刀头5焊接在刀体3上,刀体3通过螺母4和销2安装在刀杆1上;所述的刀杆1为带双台阶的圆柱体,与刀体3连接的圆柱体端部制作外螺纹,另一端根据机床的压刀装置相匹配;所述的刀体3为圆盘形,其中段的大圆柱上按180度对称制作两只刀窝3-1,刀头5焊接在刀窝3-1中;刀体3的内孔套装在刀杆1一端的圆柱上,两者用螺母4固定;所述的刀体3与刀杆1之间对称配合制作两只销孔,销2紧配合安装在该销孔中。如图1、2所示:根据待加工零件孔的大小及切槽的深度、宽度等因素制造刀体3。刀体3可采用45#钢调质处理。将刀头5焊在刀体3上,根据加工要求进行刃磨。根据使用设备及刀体3参数制造刀杆1,刀杆1采用45#钢调质处理。刀杆1另一端根据使用设备压刀装置的结构制作成扁形、方形或圆形,便于装卡。使用时,先将加工好的刀体3装入刀杆1,然后安装定位销2,再用螺母4压紧。在普通车床上使用时,直接将装好刀体的刀杆1压装在刀架上,然后调整刀头中心高,调整好后即可切削。在数控机床上使用时,可以先在对刀仪上对好中心高,然后装入刀架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一个刀头磨损或崩刃,可以另一刀头还可以继续使用。减少换刀时间,提高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温器盖回转钻模
- 下一篇:一种金属陶瓷等离子纳米材料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