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捻多孔涤纶长丝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160281.7 申请日: 2008-09-16
公开(公告)号: CN201254630Y 公开(公告)日: 2009-06-10
发明(设计)人: 缪汉根;辛婷芬;徐春建;曹志霞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2G1/02 分类号: D02G1/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288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孔 涤纶 长丝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成纤维,具体是一种无捻多孔涤纶长丝。

背景技术

近10年来,全球高科技纺织品市场正迅速向上攀升,每年增长约4.8%,其中亚洲市场的增长速度更大。在高科技纺织品的领域中,聚酯一直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需求十分强劲。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工艺技术和产品品种结构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常规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新产品开发能力差,高新原创技术滞后,化纤差别化率仅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5~50%。同时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高附加值差别化产品生产技术进行封锁,我国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的差别化纤维予以补充。当前,涤纶纤维的发展日新月异,特殊功能性纺织品不断被开发出来,由于其功能优异且价格具竞争力,未来功能性织物除了用在服装用途之外,将朝多用途发展,如卫生医疗、鞋材、环境工程及家具等领域,高附加值功能性纤维用途不断扩大,市场不断扩张。该类功能性纤维主要由美国、韩国、日本等一些化纤发达国家的品牌产品所占有,同时由于涤纶长丝产能增长快速,市场竞争残酷,国内涤纶长丝企业纷纷转产差别化产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热情也很高,但目前国内的产品种类仍然有限,产量也不高。目前功能性产品的流行周期越来越短,这就意味着差别化产品周期逐渐缩短,对纤维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人才、技术、信息流动也更加通畅,市场反馈迅速,任何一个产品只要出现,市场很快会有大量同类产品,从而失去高附加值,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应对市场。高端产品逐步替代进口,将推动技术进步,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使国内化纤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新技术在国内企业当中的推广,大幅度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对高性能纤维的需求。高端产品的成功开发,产品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极大促进涤纶化纤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进步,缩小我国涤纶化纤纺织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差距,极大的提高我国纺织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告别中国化纤行业一直以来的低水平、低价格竞争的局面。

近期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更多花样的、成本低廉的面料层出不穷,纤维原料也随之衍生出相应的种类。“S+Z”合股涤纶长丝就是一种取代常规产品的高附加值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保持现在可纺性的前提下,提供一种无捻多孔涤纶长丝。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捻多孔涤纶长丝,是在假捻时通过合股加工而成,一束“S”捻向的丝与一束“Z”捻向的丝进行合股,由于两束丝捻向是相反的,所以残余捻数正负抵消,丝条残余扭矩为零,丝条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从丝条的卷曲性能来说,同规格品种,合股丝的蓬松性更好,丝束更加饱满,这种优势尤其表现在多孔品种上。在加弹过程中一束丝的单丝根数越多,假捻效果越差,也就是多孔丝卷曲收缩率很难提升的原因。通过合股的方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加工的品种主要包括300D/576F、400D/768F、600D/1152F等涤纶多孔长丝系列产品。加工的单丝根数最多达到1152根。

以400D/768F为例,单股生产时,768根单丝进入一个假捻器中,假捻效果相对较差,卷曲收缩率只能达到3.3%,而且丝条僵硬,没有弹性,蓬松性也很差;而采用合股方式将200D/384F进行合股得到的400D/768F产品,即相当于200D/384F分开加工,假捻器中的单丝数减少了一半,假捻效果好多了,卷曲收缩率可以达到5.0%以上,同时丝条达到200D/384F的弹性。

相同根数的涤纶多孔长丝,使用单股生产的与使用合股丝生产的长丝,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生产起绒织物进行对比,采用合股丝加工的面料更加饱满、柔软,丝束站立感强;在同种工艺条件下做平布时,合股丝产品平整度即均匀性都明显好于单股丝产品。

附图说明

图中是本实用新型合股加工示意图。

其中:1假捻器;2第二罗拉;3网络器;4第二热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见图,本例无捻多孔涤纶长丝,是通过一束“S”捻向的丝与一束“Z”捻向的丝进行合股加工而成的无捻多孔涤纶长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