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0293.X | 申请日: | 200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54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权;林毅;杨志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惠利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2 | 分类号: | B01D45/02;B01D19/00;F16T1/2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华芳 |
地址: | 2122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中进行气液分离的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油气回收系统的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石油、化工等行业用于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器种类很多,如气液旋风分离器、膜分离式气液分离器、高效旋击气液分离器等等。这些种类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价格高,并且不能够将装置内带有压力的液体迅速转化为常压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效果显著的气液分离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和筒盖,特征是:其筒盖上设置有出气口,在筒体内靠顶部出气口的地方设有丝网除沫器,在筒体内下部,设有直径与筒体内径相等且固定在筒体内壁上并带有气液通孔的遮流伞,在遮流伞下方设有一浮球,浮球以钢丝与筒底设置的止回阀阀芯相连;在丝网除沫器和遮流伞之间的筒体侧壁上,设有气液进口。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
2、能将气液中带有压力的液体转变为常压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剖面结构图。
图2为图1中遮流伞2的俯视图。
图中:1、筒体 2、遮流伞 3、丝网除沫器 4、出气口 5、筒盖 6、气液进口 7、气液通孔 8、浮球 9、钢丝 10、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1和筒盖5,特征是:筒盖上设有一出气口4,在筒体内靠顶部出气口的地方设有丝网除沫器3,筒体内下部设有直径与筒体内径相等且固定在筒体内壁上并带有气液通孔的遮流伞2,在遮流伞下方设有一浮球8,浮球以钢丝9与筒底设置的止回阀10阀芯相连;在丝网除沫器3和遮流伞2之间的筒体1侧壁上,设有气液进口6。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当带有压力的气液从气液进口6沿着图中箭头方向进入,经过筒内下方的遮流伞2时,便减慢了气液的流速,从而使气液中带有压力的液体转变为常压状态,并且通过气液通孔7缓慢地流入筒体1的底部。此时,筒内的气体一部份经过气液通孔7从出气口4沿着图中箭头的方向排出,还有一部分直接从出气口4排出。但是即将排出的气体内还可能含有液体,所以在出气口4的下方设有丝网除沫器3进行拦截,它能将气体中直径为2μm以下的雾状液体颗粒凝聚成液滴,并变为常压状态而下落。当筒内下部的液体达到一定量时,浮球8因受到浮力的作用,将会逐渐上浮,而浮球通过钢丝9与止回阀10的阀芯是相连的,所以浮球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通过钢丝将阀芯上拉,打开阀芯,这时,液体便从止回阀10向下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惠利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惠利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2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