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内塞控制器的电动车车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0418.9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83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邦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耀马车业(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30 | 分类号: | B62K19/30;B62K11/02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33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内塞 控制器 电动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车架,尤其是一种可以将控制器内塞于其中的电动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情况下,电动车上的控制器是固定在车架外部的,因为控制器运行时要求防水,不能有雨淋等现象,这样就必须给控制器找一个防水的地方固定起来,因此很多电动车都将控制器装在一个控制器盒中来防水,控制器盒再安装于车架外部,这种结构不仅浪费空间也影响电动车整体形象的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内塞控制器的电动车车架,该车架可以将控制器内塞于车架中,不仅保护了控制器,而且节省空间、造型美观。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内塞控制器的电动车车架,包括上叉、勾爪、五通、下管、中管、头管和补强管,下管为中空,以电动车行驶方向为基准,下管的上端设有进线口,下管的末端为下出口,转把、刹把和电机等线束由进线口进入下管内部,且从下出口伸出并与控制器线束连接后再推回下管内,下出口上可拆卸固定有封盖,封盖上开设有电源线孔,后侧的电源线可通过此孔进入与控制器相连接导通,控制器可拆卸固定于下管内部末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以电动车行驶方向为基准,所述的控制器可拆卸固定于下管内部末端的结构是:封盖内表面底部向前延伸有底部固定板,底部固定板上表面设有凸台,控制器底部后端向后延伸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与凸台相匹配的孔,凸台固定插于孔中,这样当控制器需要维修时,只要拿下封盖,就可以将控制器随封盖一起带出,方便了控制器的取出,控制器底部前端向前延伸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螺孔,位于第一螺孔下方的下管上开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栓可同时旋入第一、二螺孔,这样将控制器与下管间相固定,防止控制器在下管内晃动。
以电动车行驶方向为基准,所述的下出口上可拆卸固定有封盖的结构是:封盖内表面左右两侧中远离电源线孔的一侧向前延伸有侧固定板,侧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三螺孔,下管上靠近且正对第三螺孔处开设有第四螺孔,第二螺栓可同时旋入第三、四螺孔,底部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五螺孔,第五螺孔下方的下管上开设有第六螺孔,第三螺栓可同时旋入第五、六螺孔。
以电动车行驶方向为基准,下管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开设有进线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下管为中空,以电动车行驶方向为基准,下管的上端设有进线口,下管的末端为下出口,转把、刹把和电机等线束由进线口进入下管内部,且从下出口伸出并与控制器线束连接后再推回下管内,下出口上可拆卸固定有封盖,封盖上开设有电源线孔,后侧的电源线可通过此孔进入与控制器相连接导通,控制器可拆卸固定于下管内部末端,因此本例可以有效的将控制器固定于车架内部,保护了控制器,节省了空间,美化了电动车造型,且本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可内塞控制器的电动车车架,包括上叉1、勾爪2、五通3、下管4、中管5、头管6和补强管7,下管为中空,以电动车行驶方向为基准,下管的上端设有进线口41,下管的末端为下出口,转把、刹把和电机等线束由进线口进入下管内部,且从下出口伸出并与控制器线束连接后再推回下管内,下出口上可拆卸固定有封盖8,封盖上开设有电源线孔81,后侧的电源线可通过此孔进入与控制器相连接导通,控制器9可拆卸固定于下管内部末端。
以电动车行驶方向为基准,所述的控制器可拆卸固定于下管内部末端的结构是:封盖内表面底部向前延伸有底部固定板82,底部固定板上表面设有凸台821,控制器底部后端向后延伸有第一固定板91,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与凸台相匹配的孔911,凸台固定插于孔中,这样当控制器需要维修时,只要拿下封盖,就可以将控制器随封盖一起带出,方便了控制器的取出,控制器底部前端向前延伸有第二固定板92,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螺孔921,位于第一螺孔下方的下管上开设有第二螺孔42,第一螺栓可同时旋入第一、二螺孔,这样将控制器与下管间相固定,防止控制器在下管内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耀马车业(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耀马车业(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04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颈瓶用方便启闭的密闭盖
- 下一篇:露天矿山用铁道自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