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卸车车厢举升与驻车制动联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1004.8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94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俊;濮天发;占成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16 | 分类号: | B60P1/16;B60T7/12;B60T13/2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宗如 |
地址: | 24300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车 车厢 制动 联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驱动装置联合控制,尤其涉及传动装置和制动系统采用联合控制的装置。
背景技术
自卸车运输散状物料卸料快捷,效率高。由于机械及人为原因,自卸车常出现举升车厢行驶,碰撞设在道路上空的管道、电力及通讯线缆、建筑设施等,酿成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自卸车的安全行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卸车气压制动举升电气联锁装置》(ZL99228333.7),该装置由气动电开关、手控电开关、三通管接头、电磁阀组成,手动电开关、电磁阀分别与气动开关电路相连接,气动电开关与三通接头相连接,电磁阀还分别与驻车操纵阀、驻车继动阀气路相连接。车厢举升后,气动电开关受压,车辆制动处于驻车状态;车厢下落后,气动电开关松开,驻车制动解除,车辆可以启动、行驶。其缺陷是:气动电开关装于车厢外,由于锈蚀、污泥堵塞、摆臂疲劳受损及人为损坏等原因,导致装置失效,故障多,维护量大,备件消耗多,车辆出勤率降低,更为严重的是当气动电开关失效后会存在发生碰撞事故的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卸车车厢举升与驻车联锁装置,在车厢举升时强制启用驻车制动,车厢落下复位后,驻车制动解除,车辆方可行驶,控制灵敏、可靠,保证行车安全;且易维护、故障率低,车辆出勤率高。
自卸车车厢举升与驻车联锁装置,包括车厢举升液压装置及气压驻车制动装置,其特点是车厢举升液压装置由液压油箱、举升油泵、单向阀、举升油缸、限位阀经管路连接组成;气压驻车制动装置由储气筒、手制动阀、电磁阀、继动阀、制动分泵经管路连接组成;车厢举升液压装置的液压管路中设置压力开关,气压驻车制动装置气动管路中设电磁阀,压力开关与电磁阀电路连接,均连接在车载电源上。车厢举升至最高位时,液压管路油压达到峰值;车厢下落复位时,液压管路油压降至谷值。利用液压管路油压的变化,通过压力开关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电磁阀,以控制驻车制动开关的打开和闭合,从而实现车厢举升与车辆行驶联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开关由三通接头连接在液压管路上,在管路油压大于设定压力(即车厢落到复位位置时液压管路中瞬时油压),给出一个闭合电信号,传递到电磁阀,从而使驻车制动开始工作,车辆不能行驶;在管路油压小于设定压力时,给出断开电信号,松开驻车制动,车辆可以正常行驶;压力开关必须能够承受液压管路中的峰值油压。
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安装方便;控制灵敏、可靠,保证了行车的安全;不易损坏和失效,故障率低、易维护,提高了车辆出勤率,还节省了备件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自卸车车厢举升与驻车制动联锁装置液压示意图。
图2是自卸车车厢举升与驻车制动联锁装置之气压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可以看出,自卸车车厢举升与驻车制动联锁装置是由车厢的举升液压装置和驻车制动气动装置组成。车厢的举升液压装置由液压油箱3、举升油泵2、单向阀1、举升油缸7、限位阀9经管路连接组成,液压管路设气控操纵阀5、储气罐6及气控举升阀8。液压管路上设有三通接头,压力开关与三通接头连接连通。驻车制动气动装置由储气筒12、手制动阀11、继动阀13、制动分泵14经管路连接组成,在气控管路上设电磁阀10,压力开关4与电磁阀10电路连接。电磁阀10为二位三通阀,成对设置,分别与四只刹车制动分泵14相连接,气路相通。手动制动阀11连通气源,制动分泵充气后,其内的弹簧受压达到设定值,打开机械联动装置,解除驻车制动,车辆可以正常行驶;当举升液压管路油压超过设定压力时,压力开关4给出一个电信号至电磁阀10,电磁阀10闭合,以断开气控管路,车辆处于驻车制动状态,此时操作手动制动阀不能改变驻车状态。车厢举升至最高位时,液压管路油压达到峰值;车厢下落复位时,液压管路油压降至谷值。利用液压管路油压的变化,通过压力开关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电磁阀,以控制驻车制动开关的打开和闭合,从而实现车厢举升与车辆行驶联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10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