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容器电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1084.7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23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蒋日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中日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8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容器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容器电加热装置,特别是管道或容器焊接前的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众多工业流体用野外管道/容器(如输油,输气管道.大型容器罐体)由于工业生产的需要.要对管道或容器进行加热和保温,现有的管道/容器所使用的电热方式大约有三种,一是直接用石油液化气或天燃气火焰加热,用火焰来加的缺点(1)用火焰来加热首先是被加热体受热不均匀,(2)用火焰加热管道/容器的同时,也在加热周围的空气制成浪费,(3)在寒冷冬季燃气管路最容易受冻堵塞从而无法进行施工.二是中频感应加热,用中频感应加热的缺点(1)由于中频感应加热设备自身重量比较重,所以给移动式野外施工带来不便,(2)目前此类设备有造价成本还比较高(十几万元以上),三是红外电阻带式加热,用红外电阻带式加热缺点是(1)因红外电阻带是直接将电炉丝穿入陶瓷孔内,不做任何密封,故在通电加热产生高温时,而在短时间电热丝的表面快速氧化而烧坏.(2)这种红外电阻式加热带,不能移动,因为裸露的电热丝只要一旦通电加热其性能将变成比较脆弱,要想将加热带移动到下一工作区加热,打开时最易断开。(3)因电热丝是裸露的,因此安全问题也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的对管道、容器进行集中高效的加热、且移动方便的管道、容器电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管道、容器上,和电源连接,包括反射板和设置在反射板内的电热管,电热管紧密绕制在管道、容器上。
在反射板外侧设保温盒,保温盒内设保温材料。
所述的电热管由多组软质细长电热管组成,其内置的电热丝通过氧化镁与外界隔绝,外层为不锈钢材料。
本实用新在一个成型不锈钢热反射板内,铺设由多组软质细长金属电热管组成的加热源,这种软质细长金属电热管是一种长寿命的发热元件,其内置电热丝通过氧化镁与外界隔绝的,外壳是不锈钢材料,故这种电热管具有较长工作寿命和较高的使用温度,在工作时这种细长金属电热管是与被加热的管道、容器紧密的贴在一起,其发出的热量能尽快的被管道或容器吸收,降低了金属电热管表面温度,加之成型不锈钢热反射板具有一定热反射功能.从极大的提高了加热效率.在成型不锈钢热反射板的外侧装有具有保温功能又能将反射板固定在被加热管道/容器上的保温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管道、容器、2为电热管、3为反射板、4为保温材料、5为保温盒。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6为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管道、容器1上,和电源连接,包括反射板3和设置在反射板3内的电热管2,电热管2紧密绕制在管道、容器1上,在反射板3外侧设保温盒5,保温盒5内设保温材料4,电热管2由多组软质细长电热管2组成,其内置的电热丝通过氧化镁与外界隔绝,外层为不锈钢材料。
将编织好细长电热管2安装固定到不锈钢热反射板3内,然后将硬质保温棉平铺到配有锁扣6的保温盒5内,并加以固定。最后将不锈钢热反射板3与保温盒5通过滑扣连接到一起.这样就保证了不锈钢热反射板3与保温盒5具有相对位移性。安装工作时只需将锁扣6打开,将整套电加热装置按装到所需加热部位上,然后锁紧锁扣6接通电源就可以工作.当工作完毕后只要打开锁扣6取下本套装置,再进行下一工作区域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中日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中日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1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挡边加长型插入式壶口
- 下一篇:一种薄型驻极体传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