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管水压试验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1390.0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25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晨;乔迎才;王耀锋;王承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宝色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1100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水压试验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制药装备制造等行业换热器制造过程中的配套工装,具体说是一种换热管水压试验工装。
背景技术
在换热器制造过程中,对换热器换热管组焊前进行水压试验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直接关系到整台换热器设备安全性和稳定性。
传统方式对换热管进行水压试验的方法是:管子两端顶紧或用挡块焊死。顶紧式只适应于较低压力,两端焊接式虽适应较高压力但存在再将焊口切开工序,两种形式的使用分别存在适应能力低和试压效率低、费时费工,特别不适用于多台量中大型换热器成百上千根管子的快速可靠的试压工作,当换热管为不锈钢薄壁管、特材管及特材薄壁管,受压较高时管子试压依传统型方法已不能适用对设备制造、检验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传统试压方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换热管水压试验工装。
本实用新型包括背紧螺母、推力轴承、密封端套、弹性套、退锁弹簧、锁紧块、调节螺母及拉力杆,背紧螺母、推力轴承、密封端套、锁紧块、调节螺母依次套装在拉力杆上,其中背紧螺母、调节螺母与拉力杆螺纹连接;密封端套的一端设有空腔,弹性套6的一端伸入该空腔内;锁紧块有两块,分别位于弹性套的两端,两块锁紧块之间设有退锁弹簧、并各有一部分伸入弹性套内,其中一块锁紧块与密封端套内腔的端面相抵,两者之间设有密封材料。
为进一步加强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密封螺帽和密封环,密封螺帽安装在密封端套设有内腔的一端,密封环位于密封螺帽内。
本实用新型耐压、无泄漏、抗拉脱能力强,装、拆迅速,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背紧螺母1、推力轴承2、密封端套3、密封螺帽4、密封环5、弹性套6、退锁弹簧7、锁紧块8、调节螺母9及拉力杆10构成。背紧螺母1、推力轴承2、密封端套3、锁紧块8、调节螺母9依次套装在拉力杆10上,其中背紧螺母1与调节螺母9与拉力杆10螺纹连接。
密封端套3的一端设有空腔,锁紧块8的一端伸入该空腔内,其与密封端套之间设有密封材料。锁紧块8中部向下凹陷,弹性套6即套装在该凹陷部位。
密封端套3的一端设有空腔,弹性套6的一端伸入该空腔内。锁紧块8有两块,分别位于弹性套6的两端,并各有一部分伸入弹性套6内,其中一块锁紧块8与密封端套3内腔的端面相抵,两者之间设有密封材料。弹性套6内腔中部向外凸出,形成一道环状筋条,使得弹性套和锁紧块8之间形成两段环状空腔,每段环状空腔内各装有一个退锁弹簧7。
密封螺帽4安装在密封端套3设有内腔的一端,密封环5位于密封螺帽4内。
为了便于将推力轴承2定心定位,推力轴承2的一端嵌入密封端套3内。
拉力杆10远离调节螺母9的一端接近端部处的本体向外凸出,形成一个多边体1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六边体。
为了便于与水压试验设备相连,拉力杆10远离调节螺母9的一端设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根据换热管11的壁厚将调节螺母9调节至合适位置,以调节弹性套6预扩张后的外径尺寸,使弹性套6的外径与不同换热管内径能达到一个适宜的弹性范围尺寸,再将换热管11的一端伸入密封端套3的内腔中,同时,弹性套6、退锁弹簧7、锁紧块8、调节螺母9也随着拉力杆10一起伸入换热管中。然后,旋动密封螺帽4使密封环5紧紧包缚在换热管11外并产生密封力。再用扳手扳住拉力杆10左端的六边体,同时用另一扳手旋动背紧螺母1,拉力杆10上的锁紧块8将退锁弹簧7压缩,进而将弹性套6顶开,使弹性套6的外壁与换热管的内壁顶紧,从而促成弹性套6外壁与换热管内壁之间产生抗拉脱摩擦力;这样,通过密封环5向内压,弹性套6向外张的共同作用加强密封性。这时,再将水压试验设备和拉力杆相连,启动高压泵,即可将带有压力的水(试压压力载体)充入换热管内进行水压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宝色股份公司,未经南京宝色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13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