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杆可调式多工位喷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1810.5 | 申请日: | 200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70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丁素明;傅锡敏;陈健;吴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陈健 |
主分类号: | B05B13/02 | 分类号: | B05B13/02;B05B1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闫 彪;何朝旭 |
地址: | 210014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杆可 调式 多工位 喷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器,尤其涉及一种农林业中用于喷洒药液的喷雾器,属于喷雾植保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林业中大量使用的药液喷雾器件,大多为传统手持式单喷头圆锥喷雾器,喷洒药液时采用“之”字形摆动压顶方法。这种沿用多年的传统喷雾器不仅喷洒不均匀、药液浪费多、工效低,而且“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既危害操作者又污染环境。
针对上述传统喷雾器的缺陷,已开发出采用直线喷洒的装有多喷嘴的喷杆式喷雾器。比如,申请号是20051001163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机动背负式喷杆喷雾机,该喷雾机以直线喷洒代替传统“之”字形摆动喷洒且增设了喷嘴,因此提高了药液喷洒面积和效率;但该喷雾机相对喷洒对象只能以单一固定位置进行水平喷洒,不能根据喷洒对象进行位置变化,无法适应不同的喷洒对象。又如申请号是200620068908.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与背负式喷雾机配合的喷洒装置,该装置中的喷杆可上下移动和折叠收放,虽可对喷洒位置的高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无法对喷洒位置的角度进行调整;而且经常移动和转动的喷杆既容易损坏又会严重影响对药液的输送。此外,上述两项专利公开的喷洒装置只适用于背负式喷雾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能调节喷洒位置并适应各种喷雾机的双杆可调式多工位喷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杆可调式多工位喷雾装置,包括设有外接进口和一个以上雾化喷嘴的喷杆,还包括立杆和横杆,所述喷杆固定于横杆上,所述横杆与立杆形成第一移动副,所述立杆设有用于外联的连接座。
使用时,可将本实用新型双杆可调式多工位喷雾装置的连接座与背负喷雾机、手推小车或机动车辆固定联接,再将外部进液管连接到喷杆的外接进口上。然后,一方面通过人、小车或车辆的移动,使本实用新型双杆可调式多工位喷雾装置对准所需喷洒的植物,另一方面外部进液管将被加压的药液送入喷杆并从雾化喷嘴喷出雾滴,由此完成药液的喷洒。当需喷洒的植被作物高度发生变化时,可通过移动横杆来调节横杆与立杆位置,从而调节喷杆与植物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喷出雾滴更高效地喷洒到植物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是,所述横杆是通过铰链相联接的至少两段,其一段与立杆形成第一移动副,其余段与喷杆固接并通过连杆与立杆联接;所述连杆一端与立杆形成第二移动副,另一端与所述横杆其余段固接。
这样,通过调节连杆一端与立杆联接的位置而使连杆另一端拉动横杆沿其铰接处转动,其中横杆与立杆形成第一移动副的一段不动,而固接喷杆的其余段带着喷杆一起转动;当转动到所需位置时(喷杆处于与水平面呈某一夹角时),可固定住连杆一端与立杆联接的位置,喷杆即可相对所需喷洒植物以某一倾角和散射面进行喷洒,从而适应各种形状植物的喷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双杆可调式多工位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一使用状态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双杆可调式多工位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图7的左视图。
图10是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双杆可调式多工位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双杆可调式多工位喷雾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立杆1和横杆2。立杆1形成有四个侧面,在其四个侧面开有相同的自上到下的T型条槽3。横杆2分成相互铰接的三段2-1、2-2、2-3,铰接处设有两个相同的第一铰链10-1、10-2。横杆2中间一段2-2的一侧制有嵌入立杆1一个侧面T型条槽3内的第一滑块20(如图4所示),第一滑块20上装设有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由与第一滑块20固接的第一紧固螺栓21和螺接于第一紧固螺栓21上的第一蝶形螺母4构成,由此横杆2与立杆1形成第一移动副;横杆2的另两段2-1、2-3上对称安装有四个相同的哈夫5。四个哈夫5上固装有两根喷杆6-1、6-2(图1、图2中只反映两根喷杆6-1、6-2的一部分),在两根喷杆6-1、6-2上分别对称设有外接进口7-1、7-2和多个相同的雾化喷嘴8(图1、图2中只反两根喷杆6-1、6-2的一部分含有四个对称的雾化喷嘴8)。立杆1底部设有用于外联的连接座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陈健,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陈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1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