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温式退火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3459.3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87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谢幸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银河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9/5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55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退火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退火炉,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恒温式退火炉等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铝合金的退火包括预先退火、中间退火、和最终成品退火。预先退火和中间退火的目的是改善组织和可加工性能,使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易于加工。最终退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要求的组织和性能,以及供应状态,同时也可以消除残余应力的危害。为了使成品有稳定的机械性能,要求退火炉的温度要准确均匀,炉内温差较小,温差应控制在±10℃以内。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退火炉炉体结构(授权公告号:CN200971374Y),其在相邻的两个温区之间设置有隔墙,隔墙为表面设置有钢板的硅酸铝纤维板,钢板为1Cr18Ni9Ti。但这种退火炉不是利用加热电阻对物料进行加热,并且加热装置直接对物料进行加热,温差较大。中国专利还公开了一种铝材退火电阻炉(授权公告号:CN2144284),其在箱式结构含绝热层的密闭炉体的顶部中央安装一台或多台风机,由导流装置将炉膛分为工料置放空间与炉气循环换热通道,卡口式电加热器等距吊挂于通道上方,炉顶装有炉压取样管,卷扬炉门采用管状封刀密封,由微机和温控仪控制炉温,风机为双向可逆轴流风机,炉压取样管为连通炉膛和炉压指示装置的封闭式管道;炉门管状封刀为一体化式直冷式闭路水循环管道;微机控温系统由微机作上位机,智能化数字温控仪作下位仪表,构成集中-分散式微机控温系统。但这种电阻炉的结构比较复杂,风机需要安设多个,制造成本较大。另外较为简单的退火炉如图1所示,也是加热装置直接对物料进行加热,温差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恒温式退火炉,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加热装置直接对物料进行加热,温差较大,电阻炉的结构比较复杂,风机需要安设多个,制造成本较大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恒温式退火炉,包括密封的炉体,炉体一端设有炉门,炉体内部设有物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上端的内壁上连接有2个及以上个加热电阻,加热电阻与物料架之间设有隔板。炉门和炉体之间可设有密封装置。物料架上可置放待处理的金属线材。隔板可以由不锈钢板材料制成,其避免了加热电阻直接对物料进行加热,造成较大温差。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板与炉体两端留有间隙,隔板一端的炉体上安装有循环风机。隔板与炉体顶部的内壁之间形成对流通道,而循环风机安装在炉体的内端,其能将循环风从炉内抽到对流通道隔板与炉体之间的对流通道上,然后再回到炉体内,采用热空气对物料进行加热,并采用温控仪控制加热电阻,这样可以达到炉内温度均匀的目的。通过试验,改进后的退火炉在加热到规定温度后,其炉内的温差上下偏差为±5℃,达到了退火的标准要求,稳定了产品的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电阻为3~6个,并且隔板通过固定杆悬挂在炉体上端的内壁上。每根固定杆可以设在两个加热电阻之间。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在退火炉的加热电阻与物料之间加一块隔板,在隔板一端装上一台循环风机,使炉内空气形成对流,用对流的热空气对物料进行加热,使得物料加热的温度均匀,热处理后的金属线材机械性能稳定,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原退火炉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恒温式退火炉,如图2,为可对金属线材进行退火处理的卧式退火炉,其包括密封的炉体1,炉体1外端连接有炉门2。炉体1的内部设有一个可放置金属线材物料8的活动的可推出物料架3,物料架3上方的炉体1内壁上连接有5个加热电阻4,并且炉体1顶部的内壁上通过固定杆7悬挂有隔板5,隔板与炉体顶部内壁形成对流通道,隔板与炉体两端留有间隙。隔板5的一端即炉体1的里端设置有循环风机6。
使用时,加热电阻4可对物料8进行加热,循环风机6将炉体1加热区的热风在炉体1的里端抽到对流通道上,然后再从对流通道在炉体1的外端重新抽回到炉体1的加热区,循环风走向如图2中箭头方向,这样达到了炉内温度较为均匀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银河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银河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3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纠偏辊调整装置
- 下一篇:冶金炉阵列式空气冲击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