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布鞋鞋底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3831.0 | 申请日: | 2008-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04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吴达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达富 |
主分类号: | A43B13/12 | 分类号: | A43B13/12;A43B13/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322浙江省慈溪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鞋 鞋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结构,尤其是应用于布鞋的鞋底结构。
背景技术
布鞋具有柔软舒适、透气吸湿的特性,长期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人们的观念趋向自然和健康,怀旧也成了现代人心底共存的一份纯情,穿上一双合适的布鞋,已成为很多现代青年男女追赶的时尚潮流,同时布鞋相对于其他鞋类,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场所,尤其适合在休闲、旅游、室内、开车等场合穿着。原有的布鞋都是采用手工缝制的,尤其鞋底是采用多层粘贴的布片经粗线反复缝纳形成,最后再在鞋底粘贴一层橡胶片,以提高鞋底的耐磨性,但粘贴存在容易脱落、使用寿命短的缺陷。而技术的进步也已发展到用机器缝纫取代人工缝纳,用橡胶等耐磨材料直接做成鞋底以取代原有布鞋底,并在鞋底上压制出防滑条,这样的鞋底面抗防滑,除此,还在鞋底面周边开有供纳线用的线槽,缝线埋设在线槽内,使用过程中就不会直接接触地面,减少磨损的机会。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鞋底结构还是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现有的线槽槽沿与鞋底面都是等同高度的平底结构,在穿着行走过程中,槽沿与鞋底面是同时接触地面的,一来容易造成槽沿断裂,二来在下雨时容易将水吸入,造成水经线槽的纳线孔进入鞋面,使纳线孔内的缝线因长期浸泡在潮湿的环境中而腐蚀断线,降低了布鞋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的布鞋鞋底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布鞋鞋底结构,其包含鞋底面的前脚掌和后脚掌处设有高于鞋底面的防滑条,以及在鞋底面周边设有供缝线缝纳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槽槽沿低于鞋底面高度,高度差为E。
所述的线槽槽沿与鞋底面的高度差E=1~3毫米。
所述的鞋底面的后脚掌处设有高于前脚掌的鞋跟,鞋跟上亦设有防滑条。
所述的防滑条上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对布鞋鞋底结构的改进,将埋设有缝线的线槽槽沿设计成低于鞋底面的高度,使改进后的鞋底结构在穿着行走过程中,只是鞋底面直接接触地面,防止线槽槽沿因接触地面而造成磨损断裂,提高了鞋底的耐磨性,同时因线槽槽沿不接触地面,也使得槽内不容易吸入地面的积水,从而起到防止沾湿布鞋的布底作用,即使在地面湿或下小雨时也能正常穿着,大大提高了布鞋的使用性能,大大延长鞋和鞋底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如图1~图3所示,1—鞋底面、2—线槽、3—缝线、4—槽沿、5—防滑条、6—防滑纹、7—鞋跟。
一种布鞋鞋底结构,采用橡胶制成,也可采用其他耐磨材料,在鞋底面1的前脚掌处设有平行排列且高于鞋底面的防滑条5,每根防滑条上都设计有防滑纹6,在鞋底面1的后脚掌处设有高出鞋底面6毫米左右的鞋跟7,鞋跟是与鞋底一体成型的,鞋跟表面也设有平行排列的防滑条5及设计在防滑条上的多个防滑纹6,该鞋跟的作用使穿着更加舒适,同时提高起步性能。所述的鞋底面1周边还开有一圈线槽2,线槽内纳有缝线3,线槽的槽沿4高度低于鞋底面1的高度,两者的高度差E=1~3毫米,通过该高度差可避免槽沿4与地面直接接触,既降低槽沿4磨损断裂几率,又不影响在地面湿或下小雨时正常穿着,大大提高了布鞋的使用性能,由于槽沿不接触地面,能有效防止雨水被吸入槽中、并由槽底纳线孔进入布面,有利于延长布鞋的使用寿命,可广泛应用于休闲、旅游、室内、开车等场合的穿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达富,未经吴达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3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