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套管浮动研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3907.X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93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胡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至卓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胡耀华 |
主分类号: | B24B5/307 | 分类号: | B24B5/307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1113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套管 浮动 研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内孔研磨的专用装置,尤其是一种陶瓷套管浮动研磨装置,适用于光纤对接适配器的氧化锆陶瓷套管内孔研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展光纤通讯产业化进程中,光无源器件的制造是关键技术之一。光无源器件的种类很多,其中,作为光通讯无源器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光纤连接器。单芯光纤连接器是由二根氧化锆陶瓷插针(内穿有光导纤维),分别从两端插入氧化锆陶瓷套管(适配器)内,实现光纤对接,光信息通过此连接器进行传输。光纤连接器的精度指标很高:插入损耗≤0.2dB,氧化锆陶瓷套管内径尺寸公差必须控制在±0.001mm以内,以保持二根对接插针的同轴度,确保光导纤维准确对中,减少光路损失,提高光通讯质量。
国内外加工陶瓷套管内径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1)内孔磨削方法——采用小型内圆磨床,用小直径金刚砂轮棒(φ2.5mm内孔陶瓷套管使用φ2mm金刚砂轮棒、孔径φ1.25mm使用φ1mm金刚砂轮棒)对套管内孔进行磨削。磨削加工效率较高,但小直径金刚砂轮棒制造困难,磨头转速又很高,容易磨损,影响加工精度。国外有自动检测、补偿的磨床,但设备价格昂贵,使用和维修成本大。目前使用内孔磨削方法加工陶瓷套管的,磨后大多留有余量,供后道工序再安排精研内孔达尺寸。
2)内孔研磨方法——采用简易的动力头和弹簧夹头、用精密磨制的钢丝作为研磨棒、配以研磨砂进行内孔研磨,研磨后内孔能达到很高的尺寸精度和圆度。对余量大的孔,可分粗、精几次研磨,以达到要求。但此法对研磨的经验和技巧要求高,属劳动密集型生产,需大量的劳动力、生产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氧化锆陶瓷套管内孔研磨的陶瓷套管浮动研磨装置,该浮动研磨装置不仅能将操作工从繁重、枯燥的密集型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还能大幅度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确保陶瓷套管内孔获得高精度,满足光纤对接适配器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陶瓷套管浮动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主体部分为浮动头,其俯视方向呈八角形,中心开有贯通的瓷套夹口,浮动头上半部分其八角形扁柱体中轴线的一侧且超过一半高度部分由嵌入的夹块导向销座取代,其内对称地设有两根夹块导向销,每根夹块导向销的一端套有夹块弹簧,弹簧释放时的长度大于夹块导向销座为其留出的长度,夹块弹簧的另一端抵住嵌于夹块导向销座内且可少量位移的浮动头夹块,在夹块导向座内正对瓷套夹口方向设有瓷套缓冲锁舌头,其另一端装有瓷套缓冲锁弹簧;所述浮动头的另一侧平行设有两根可推动浮动头夹块的开夹块推动销,该推动销的另一端露出外面;所述浮动头下半部分是位于垂直中轴线上的主体主轴和下端直径略小的螺纹部分;浮动头上半部分的底部平面支承在平面轴承的滚珠上,其主体主轴有间隙的套在定位圈内,其螺纹部分配有锁紧螺母,该锁紧螺母一侧开有槽并配有紧固螺栓;在所述浮动头的一个角上设有扶正机构。
所述扶正机构为装于浮动头一个角上的角铁,该角铁弯有角度,其角度正好是安装后角铁的一个平面垂直于扶正气缸之顶杆。
所述浮动头下半部光滑圆柱体与定位圈之间留有的间隙为2mm。
所述瓷套缓冲锁舌头略带有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浮动研磨装置的工作情况与手工研磨高质量工件的情况完全相吻合,但却是完全通过机器研磨的,将以前全部是手工操作的工人从繁重、枯燥的劳作中解放了出来,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装置既可与研磨钢丝保持垂直,又能使陶瓷套管孔径按研磨钢丝随动复位,从而保证了所研磨的孔径有很好的圆度和圆柱度,且孔径尺寸的一致性很高,充分地满足研磨陶瓷套管内孔的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头的主半剖视图(剖视位置在夹块导向销,开夹块推动销未顶入)。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头的主半剖视图(剖视位置在夹块导向销,开夹块推动销顶入)。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头的主半剖视图(剖视位置在瓷套缓冲锁舌头)。
图4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头的俯视图(开夹块推动销未顶入)。
图5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头的俯视图(开夹块推动销顶入)。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工位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工位上装、卸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研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在工位上的俯视图(表示扶正机构的三种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至卓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胡耀华,未经杭州至卓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胡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39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氧体材料平面磨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电火花装置的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