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微细气泡含油水的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3997.2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32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峰;樊燕;王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威瑞泰默赛多相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D17/035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8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细 气泡 油水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分离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应用在油水分离工艺中的初步处理阶段的一种带微细气泡含油水的发生装置,它使含油水溶入大量微细气泡而为后续的油水分离处理做准备。
背景技术
石油、天然气生产过程中的含油水是来自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提炼、储存及运输等各个环节,水质成分复杂,既有原油,又有各种杂质以及后续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化学药剂和一些微生物。
一般含油水中油存在的物理状态大致可分为五种: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和固体附着油,通常多以上述几种物理状态并存。通常的油水分离方法按原理分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等,其中物理处理法主要包括重力法、离心法、气浮法、过滤法和膜分离法等。
气浮法是将气体通入含油水,使水体成为水-气-油滴三相混合体系,由于大量微小气泡从水中析出粘附在悬浮颗粒(即油滴)上,使悬浮颗粒(即油滴)的整体密度小于水而易与水发生分离,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一般,气浮法除油步骤是在重力除油这一步骤后的二级除油步骤,主要是去除分散油、乳化油及部分溶解油。
在水中溶入气泡的方式有多种类型,在含油污水处理这一技术领域中,常用的方法有加压溶气气浮法、叶轮式气浮法和喷射式气浮法,其中,加压溶气气浮法属于溶气气浮法,而叶轮式气浮法和喷射式气浮法属于诱导气浮法。
加压溶气气浮法,是用水泵将污水加压至压力溶气罐,并注入压缩空气使其达到过饱和,再使水气混合物通过减压阀进入气浮池的进口处析出气泡进行气浮,在分离区形成的浮渣可用刮渣机撇除;
叶轮式气浮法和喷射式气浮法,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水射器产生的高速液流剪切力,而产生气泡。
采用上述的几种方法,其得到的含油水中所含的气泡,直径一般都在20微米以上,还不够细腻,这会相对增加油水分离后续工艺的处理难度,对于去除小粒径的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处理效果也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所带气泡直径更小、气泡更加细腻、从而使后续处理工艺的去油效果更为理想的带微细气泡含油水的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带微细气泡含油水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溶气水发生器,该溶气水发生器包括:
一顶部密封的柱状容器,其上部的侧壁上开有进水口、中部或下部的侧壁上开有进气口、底部开有出水口,该柱状容器内位于进水口与进气口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分隔密封板,该柱状容器内位于进气口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分隔密封板,该第一、第二分隔密封板将该柱状容器的内部腔体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进液腔、进气腔、出液腔;
一顶部密封的旋流式溶气水发生管,该旋流式溶气水发生管纵向地插设在所述第一、第二分隔密封板中央而限位在所述柱状容器内,该旋流式溶气水发生管自上而下包括位于该第一分隔密封板上部的圆柱形密封管部和圆锥形密封管部以及位于该第一分隔密封板下部的微孔管部,其中,所述圆柱形密封管部侧壁上开有切向导流口,所述微孔管部的底部开口则与所述柱状容器的出液腔相连通。
也即,旋流式溶气水发生管中的圆柱形密封管部和圆锥形密封管部就位于进液腔内,旋流式溶气水发生管中的微孔管部就位于进气腔内,微孔管部的开口就与柱状容器的出水口相连通。
而旋流式溶气水发生管位于第一、第二分隔密封板的那段管路,由于其只是一输送含油水的通道,可以是密封管,也可以是微孔管部。
使用时,含油水从进水口进入进液腔内,从旋流式溶气水发生管顶部的切向导流口切向地进入到圆柱形密封管部内,形成螺旋状旋流,继而旋流流经圆锥形密封管部进入微孔管部,也即,微孔管部内的液体也在进行螺旋状旋转,而带压气体从柱状容器的进气口进入进气腔内,通过侧壁具有无数微小孔径的固定孔的微孔管部,产生大量符合规定尺寸的微细气泡,微孔管部内螺旋状旋转中的含油水对微孔管部的内壁具有扫流作用,这样,含油水不断冲刷、带走从微孔管部内壁溢出的微细气泡,使微细气泡充分地溶入到含油水之中,生成含有大量微细气泡的含油水,最后带微细气泡的含油水从旋流式溶气水发生管的底部开口流入出液腔,从柱状容器的出水口流向下一个后续工艺步骤。
所述微孔管部其管壁具有无数微小的固定孔,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微孔管部,但为确保微孔管部分割出来的气泡其直径足够小,所述微孔管部以采用微孔金属烧结管或微孔金属激光钻孔管或微孔陶瓷管为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威瑞泰默赛多相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威瑞泰默赛多相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3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