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垃圾筒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4074.9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40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董万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金盟道路设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1311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垃圾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成叠存储或运输的改进型垃圾筒。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摆放于室外的垃圾筒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环保设备,其结构较为简单,包括筒体、上盖,筒体呈上大下小状,筒体的上边沿外侧设握把,握把与上盖转动相连,上盖的上表面设有提把;与握把同侧的筒体底部设一对轮子。
上述垃圾筒出厂后,或存储,或需运输至各地,在存储或运输中,为了减少垃圾筒的占用空间,必须将垃圾筒的上盖外翻,然后一只接着一只地相插,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占据空间,提高存储率或运输效率。但是,上述过程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相互插接的垃圾筒在叠放存储时或运输中会挤压地越来越紧,这样会给垃圾筒间的分离带来极大的难度,甚至会出现的情况是,相插的垃圾筒根本无法分离,这样只有打碎外套的那只垃圾筒,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有时甚至会出现一叠垃圾筒只剩下一只可用,损失非常严重。
因此,亟需对现有的垃圾筒结构进行改进和创新,以使其克服目前垃圾筒在成叠存储或运输后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成叠存储或运输后相分离的改进型垃圾筒。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垃圾筒,包括筒体、上盖,筒体呈上大下小状,上边沿设置握把,握把与上盖转动相连,筒体底部安装轮子,筒体内设支撑部,当两垃圾筒相插时,所述的支撑部支撑于另一垃圾筒的底部。
所述的垃圾筒,支撑部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处于筒体侧壁的下部。
所述的垃圾筒,支撑柱共设两根,分别与两相对的侧壁连成一体。
所述的垃圾筒,于筒体另一相对的侧壁设置支撑柱。
所述的垃圾筒,上盖的外表面设置对称的提把。
所述的垃圾筒,轮子安装一对,两轮子间通过长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筒于其内壁下部设置有支撑部,当筒体内插入另一垃圾筒时,该支撑部便支撑于另一垃圾筒的底部,两相插的垃圾筒的侧壁间必留有一定的间隙,这样,在成叠存放或运输中,插接的垃圾筒不会因各种原因,如震动、重压,而挤压的无法分离,彻底解决了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所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筒结构虽然简单,但其极具实用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垃圾筒翻开上盖后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筒包括筒体1、上盖2,筒体1由侧壁7与筒底6一体成型,筒体1呈上大下小状,其上边沿一外侧边设置握把4,握把4与上盖2通过轴5转动相连。
上盖2的上表面设置对称的提把3,使用者拿住提把3往上拉,即可将上盖3翻转开,从而可往筒体1内扔垃圾。
与握把4同侧的筒体1底部安装一对轮子9,两轮子9间通过长轴相连。
两相对的侧壁7的内底部各设置一根半圆柱形支撑柱8,两支撑柱8呈对称设置,高度相等,支撑柱8与侧壁7连成一体。当另一垃圾筒插入时,相对的两根支撑柱8支撑于另一垃圾筒的底部。
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中,在前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于轮子9所在筒体的相对面侧壁下方中部设置规格相同的支撑柱8,这样,本实施例共有三根支撑柱8,加强了支撑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如将支撑部设置成其它形状,或者将其设于筒体内部的任何位置,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金盟道路设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金盟道路设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4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车门玻璃外密封条
- 下一篇:一种整体预制墙板的拼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