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供电节能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4144.0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64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曹锡行;李庆明;严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锡行 |
主分类号: | H05B41/295 | 分类号: | H05B41/295;H05B4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1258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供电 节能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供电的节能灯。
背景技术
能源短缺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在照明行业中节能灯因为它的高效、节能、环保、长寿命等多种优点,是取代能耗高,寿命短的传统照明灯的首选。目前市场上的节能灯都是通过交流供电才能使用,直流供电不能使用,这样就存在一些使用直流电的地方无法使用节能灯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节能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过直流供电使用的节能灯。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供电节能灯,所述节能灯内设有电源极性接反保护及限流电路、DC/AC逆变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电源极性接反保护及限流电路由用于控制线路电流的突变的扼流圈L1和用于直流电源输入接反保护的快恢复二极管D3构成;所述DC/AC逆变电路由R1、R2、Q1、Q2、C1和变压器L的初级绕组构成,直流电压的正端直接送到变压器L的初级绕组,初级绕组线圈两端分别与开关晶体管Q1、Q2的集电极相连接,Q1、Q2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输出电路由变压器L的次级绕组和滤除残余谐波使灯电流近似正弦波的电容C2构成,变压器L的次级主绕组两端产生交流电压点亮灯管。
按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一种直流供电节能灯,解决了现有节能灯只能交流供电使用无法在在直流供电的情况下使用的问题,可以在直流供电的情况下使用,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直流供电节能灯,节能灯内设有电源极性接反保护及限流电路1、DC/AC逆变电路2和输出电路3。
电源极性接反保护及限流电路1由用于控制线路电流的突变的扼流圈L1和用于直流电源输入接反保护的快恢复二极管D3构成,此电路中,扼流圈L1的作用是控制线路电流的突变,为后级电路的稳定工作提供保障。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特性,快恢复二极管D3起直流电源输入接反保护的作用。
DC/AC逆变电路2由R1、R2、Q1、Q2、C1和变压器L的初级绕组构成,直流电压的正端直接送到变压器L的初级绕组中心抽头,初级绕组线圈两端分别与开关晶体管Q1、Q2的集电极相连接,Q1、Q2的发射极均接地(电源负极)。变压器L的辅助绕组提供必要的正反馈以驱动Q1,Q2轮流导通。通过L初级绕组中心抽头到Q1集电极与到Q2集电极的交变电流的方向是相反的。Q1,Q2晶体管轮流导通产生振荡从而在变压器L的初级绕组中形成一个交变电流。
输出电路3由变压器L的次级绕组和滤除残余谐波使灯电流近似正弦波的电容C2构成,利用变压器L的互感作用,在变压器L的次级主绕组两端产生很高的交流电压点亮灯管,变压器L置于主电源和灯管之间,不仅具有能量传输功能,而且还起隔离作用。在电源施加的初始阶段,灯管呈高阻抗状态,变压器输出电流仅通过两个灯丝绕组,电容C2和灯管两端的灯丝,当灯点亮之后,灯管呈现低阻导通状态。在灯点燃过程中,两个灯丝绕组起灯丝预热作用延长灯丝寿命,电容C2可滤除残余谐波,使灯电流近似正弦波。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锡行,未经曹锡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4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