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防水摄像机的防反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4620.9 | 申请日: | 200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26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02 | 分类号: | G03B17/02;G03B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慧英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防水 摄像机 反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捕捉设备的防反光机械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红外防水摄像机的防反光结构。
背景技术
图像信息清晰与否决定了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和使用实效,因此摄像机在使用过程中要尽量规避环境因素影响图像质量,如红外防水摄像机在室外安装时,要考虑防晒、防雨和防尘等环境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目前一般都采取在红外防水摄像机机身上罩设遮阳罩的办法,以避免阳光反射影响图像质量,遮阳罩在遮阳的同时也要起到一个防雨作用,加之又长期在室外使用,市场上大都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但实际使用时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有强烈光线照射摄像机时,特别是光线从下往上,光线照射到遮阳罩内部,遮阳罩是用金属材料制成,反光性能较好,很容易将光线反射到摄像机镜头上,反射光容易与直接照射进镜头的光线产生干扰,从而使图像发白,甚至产生重影现象,降低了图像质量,从而影响安防监控系统的监控能力,如果监控安全不能保证,那对安防监控系统将是致命打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防水摄像机的防反光结构,通过加设一个防反光罩,防反光罩扣合在遮阳罩的帽沿处,与遮阳罩浑然一体,既不需要改变原有的红外防水摄像机与遮阳罩的结构及配合关系,又能很好地消除了红外防水摄像机在强烈光照下产生的图像发白、重影现象,提高图像质量,从而保证监控安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的:红外防水摄像机的防反光结构,包括遮阳罩,遮阳罩罩设于摄像机机身之上,遮阳罩在摄像机镜头之上的位置延伸出帽沿,在遮阳罩上还设有防反光罩,防反光罩与遮阳罩的形状相匹配,防反光罩的一端设有凹槽,凹槽与遮阳罩的帽沿的前端相扣合,防反光罩的底部深入遮阳罩的内部。
作为优选,在防反光罩上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与遮阳罩的内部的圆形凸台契合。
作为优选,遮阳罩的横截面为一方形凹槽,防反光罩与遮阳罩的形状相匹配。
作为优选,遮阳罩的横截面为一圆弧形凹槽,防反光罩与遮阳罩的形状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反光罩向着镜头的一面采用光线漫反射毛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构思巧妙,通过加设一个防反光罩,消除了红外防水摄像机在强烈光照下产生的图像发白、重影现象,提高图像质量,从而保证监控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防水摄像机的防反光结构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防水摄像机的防反光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防反光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2的红外防水摄像机的防反光结构横剖图;
图5是图4的红外防水摄像机的防反光结构除去防反光罩的示意图;
图中:1—防反光罩,2—镜头,3—摄像机机身,4—遮阳罩,5-帽沿,6-圆形凸台,7-圆形凹槽,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红外防水摄像机的防反光结构,由遮阳罩4,防反光罩1组成,遮阳罩4的横截面为一方形凹槽,遮阳罩4罩设于摄像机机身3之上,遮阳罩4在摄像机镜头2之上的位置延伸出帽沿5,防反光罩1与遮阳罩4的形状相匹配,防反光罩1的一端设有凹槽8,凹槽8与遮阳罩4的帽沿5的前端相扣合,防反光罩向着镜头的一面采用深色的光线漫反射毛面,防反光罩1底部深入遮阳罩4的内部,并通过防反光罩1上的圆形凹槽7与遮阳防水罩4的内部的圆形凸台6契合后进行固定。
在实际运用中也可不设圆形凹槽7和的圆形凸台6,而直接通过胶水胶合防反光罩1和遮阳罩4而进行固定;另外防反光罩1的一端也可以不设凹槽8,直接用胶水将防反光罩胶合在遮阳罩4的帽沿5向着镜头的一面上,同样也可以起到防反光的作用。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图4所示,光线照射到红外摄像机防反光罩上,然后被其吸收,没有光线反射到镜头中,避免了图像发白、重影等现象。而如图5所示,光线以某个角度照射到遮阳罩上,然后反射到镜头上,因此就有可能使图像产生发白、重影等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46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车控制器监控系统
- 下一篇:雨雪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