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拉式弯臂吊伞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5212.5 | 申请日: | 200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66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刘德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17/00 | 分类号: | A45B17/00;F16M11/20;A45B25/14;A45B25/0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7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拉 式弯臂吊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伞,特别涉及推拉式弯臂吊伞。
背景技术:
现有弯臂吊伞的主体由立杆、弯臂管、支撑管和伞面组成,通常在张开伞面时,首先将支撑管提升到固定位置,并将固定套套固支撑管于活动座中,活动座向上滑动并锁固于立杆上,通过摇手摇动卷绳器伞面即可张开。此类传统的弯臂吊伞,完成伞面张开收合不仅比较费力,且调节伞面斜度也不方便;通常其卷绳器摇手壳附在外弯臂管外面,拉绳绕过定滑轮从内弯臂管管内穿出与伞架连接,这给产品的包装和运输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且卷绳器的拉绳存在安全问题。中国专利号00234477.7公开了一种手拉式伸缩香蕉吊伞,它是通过手拉内管来伸缩,必须拉到固定位置后才能定位,该香蕉吊伞不但操作不便、成本高、装配复杂,而且存在消费者使用时有夹伤手的安全隐患、内管伸缩不顺畅等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内弯管可方便伸缩随意定位、伞面位置任意可调的推拉式弯臂吊伞。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伞面倾角调节方便、伞面张合轻松、安全可靠的推拉式弯臂吊伞。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主要由底座、外弯管、内弯管和伞面组成,外弯管底端固装于底座,内弯管插装于外弯管内,两者弧度相同,内弯管的上端与伞面连接,内弯管和外弯管之间设有推拉机构,外弯管顶端设有内弯管锁固装置。
推拉机构由推拉管、扶手、上定套构成,上定套固套于内弯管,推拉管顶端装有套头,销套螺栓将套头和上定套铰连,推拉管底端通过抽芯铆钉固装有扶手,扶手一端制有握手孔,另一端制成与外弯管卡入配合的开口卡圈。
内弯管锁固装置由锁固套、把手、卡套组成,卡套由定半套和活半套抱合构成,活半套外侧设有凸条,锁固套套于外弯管顶端,销固套内壁制有放置定半套和活半套的凹环槽,凹环槽一侧制有通孔,该通孔刚好供活半套外侧凸条穿入,销固套外壁制有板槽,把手上端插入板槽通过滚花圆柱销与锁固套铰连,把手上端内侧制有突缘,突缘制成以滚花圆柱销为中心的凸轮结构,突缘穿入销固套通孔与凸条抵触,把手中部内侧设有限位支点。锁固套套于外弯管顶端,通过螺栓固定,锁固套上端制有多个滑轮座,滑轮座下面的锁固套外壁制有外螺纹,多个滑轮装于滑轮座内,滑轮压盖设于滑轮座上方,滑轮护套套入滑轮压盖和滑轮座旋装于外螺纹。滑轮座由六块凸弧周列组成,凸弧两端面均制有凹坑,滑轮的圆柱销嵌装于相邻凸弧的两凹坑内,滑轮压盖底部制有多个凸块,该凸块插装于上述凹坑限位滑轮,滑轮内侧与内弯管抵触。
内弯管底部设有卷绳器,卷绳器由摇手壳、摇手轴、卷绳轮、扭簧、滑轮组和摇手柄组成,卷绳器的卷绳轮固结有伞绳,扭簧套于摇手轴,扭簧两端头均与卷绳轮、摇手轴抵触,摇手壳制有容置扭簧的管壁,卷绳轮带动扭簧扭动时直径变大与管壁涨挤而使卷绳轮止动,摇手轴带动扭簧扭动时直径变小相对管壁转动而驱动卷绳轮。内弯管顶端与伞面的上伞盘为俯仰转动式连接结构,该结构由齿棱圆柱面接头、上堵头、顶管、吊管、弹簧、下堵头组成,内弯管顶端装有制成开有绳孔的齿棱圆柱面接头,吊管顶端嵌装上堵头,该上堵头顶部制成与接头的齿棱配合的齿棱,底端嵌装可与下伞盘中空轴管顶触的下堵头,吊管内的顶管套有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吊伞利用推拉机构来控制内弯管的伸缩,并通过内弯管锁固装置任意固定内弯管的位置,卷绳器可方便张合伞面,并通过俯仰转动式连接结构调节伞面的倾斜角,卷绳器底部和内弯管锁固装置内的两滑轮组使内弯管滑动更灵活;卷绳器安装于外弯管内,安全性提高。本吊伞不仅操作简易快捷、结构简洁、外表美观等优点,且能顺畅、平稳、全方位地实现伞面任意定位,使吊伞能更好地达到遮阳效果,提升吊伞使用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装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A-A方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部仰视图;
图4为图3中B-B方向剖视图;
图5为图1中B部分解图;
图6为图1中C部轴向剖视图;
图7为图6中E向剖视图;
图8为图1中的D部D向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伞面前后倾斜调节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52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