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福寿螺水下调查取样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5271.2 | 申请日: | 200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26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华弟;叶建人;祝增荣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A01K7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2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福寿 水下 调查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福寿螺等一类田螺调查取样器。
背景技术
福寿螺是一种水生螺类,是国际上倍受关注的危险性有害生物。近年来,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在我国南方农区扩散,部分地区泛滥成灾,不仅对水稻、茭白、莲藕、菱角等水生作物造成严重危害,而且还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病,对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构成较大威胁。因此,控制福寿螺危害,对于保粮防病、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河道是福寿螺越冬主要螺源地,随着春季温度升高,水稻、茭白等水生作物播种,福寿螺逐步从河道向农田扩散,危害水稻、茭白等农作物。要开展农田福寿螺的科学防除,首先要调查监测河道福寿螺种群数量,及时准确地掌握螺情,分析发生发展趋势,发布预警预报,科学指导防治。目前,调查河道福寿螺等一类田螺,尚无有效的调查取样方法,难以对单位面积螺量作出准确调查统计,影响预测预报准确性和科学防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查螺取样、使用和携带方便的河道福寿螺水下调查取样器。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取样口,所述取样口上连接捕螺网,所述取样口底部平直,所述取样口还连接有手柄杆。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操作非常简单,携带使用方便,调查取样较为准确,适用于江河、湖泊、河塘水面下福寿螺等一类田螺的调查监测。
为了达到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福寿螺水下调查取样器的所述拉杆为可伸缩杆。
所述的福寿螺水下调查取样器的所述手柄杆与取样口的底部和上端连接。
所述的福寿螺水下调查取样器的所述捕螺网为尼龙丝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它包括取样口2,所述取样口上连接有捕螺网1,所述取样口底部21平直,所述取样口还连接有手柄杆3。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利用福寿螺成螺、幼螺栖息在河床泥土表层特性。使用时,将本调查取样器紧贴河床泥土移动,捕获福寿螺成螺和幼螺,调查统计单位面积福寿螺数量,分析评估福寿螺害发生发展趋势,为科学防除提供决策依据。
本实施例中,取样口2为三角形框架,底部长50cm,二斜边长各30cm,用竹条或金属杆制作而成。捕螺网1为孔径0.2cm的尼龙丝网围制而成的锥状网体,长50cm,手柄杆3可采用金属杆或竹杆制作而成,手柄杆3可以是可伸缩杆。
手柄杆3可以与取样口的不同部位同时连接,以方便本实用新型在水中拖动。手柄杆3可分别与取样口2三角形框架的三个角相连,或与取样口框架的底部和上端连接。
本实施例的操作方法是:将本调查取样器深入水下紧贴河道河床泥土表层,向前移动0.5m,即每样方取样面积0.25m2(0.5m×0.5m),福寿螺落入网内,提起取样器至水面,清点计数螺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华弟;叶建人;祝增荣,未经王华弟;叶建人;祝增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52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动场补偿式数字超低频电磁传感器
- 下一篇: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器